古代人写经,其实就是用书法写成经文 。诸如,敦煌出土的大量的写经藏品,以及龙门石窟诸多的佛教造像记,包括其中著名的龙门十九品,都是中国书法经典的范本 。
从客观研究来看,佛教与书法的紧密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当代书坛去重视和研究 。为什么呢?因为,在中国古代,书法与佛教的紧密关系远远超过了道教等其他宗教信仰,佛教中有一大批人在音乐、绘画、文学研究方面卓有成就,而这些成就,往往是通过书写来完成 。
这从书法角度来说,无疑是一批珍贵的文化宝藏 。《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但影响最大的一部经典著作,是六百部《大般若经》之精要 。
本经将内容庞大的般若经浓缩成为表现“般若皆空”精神的简洁经典,全经举出五蕴、三科、十二因缘、四谛等法,以总述诸法皆空之理 。玄奘大师译本仅260字,译文精美流畅 。
《心经》非常殊胜,据说经常念诵、抄写可以积集非常大的功德!故历史上书法大家书写《心经》无不如醉如痴,墨迹传世颇多,如:王羲之、张旭、欧阳询、赵孟頫、吴镇、苏轼、董其昌、文征明、邓石如、刘墉、傅山、康熙、乾隆、吴昌硕、弘一法师……可谓楷行隶篆草,洋洋洒洒 。一人一风、一家一貌、一体一格,令人叹为观止 。
佛家一直把抄经看作一种修行,认为抄经可以净身心,增福慧,消业障 。抄经就是用心、修心、养心,抄经就是与佛心心相印 。
所以,《心经》作为佛经中最短的一部经典,在历代抄经风潮中最受青睐 。上至帝王,下至文人,乃至黎民,均喜净手虔书,从而在书法长河中留下了诸多珍贵的艺术瑰宝 。
当下,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容易变得浮躁,而抄写《心经》则是一种收摄心神的好方法,一笔一画中,就是与智者对话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就是开启智慧的过程 。陕西是碑林所在地,全国名碑最多 。
中国唐代的碑刻,历史上诸多著名书法家的碑刻,都集中在陕西碑林 。而唐楷演变的重要时期,几乎都在陕西 。
颜真卿的颜家庙碑、颜勤礼碑、多宝塔碑,柳宗权的玄密塔碑等都在碑林 。“在我看来,我们这些做书法的人,就应该为陕西做些贡献 。
2010年,我办了人生最大一次个展,当时书坛因为种种原因,蔓延着一种热衷书写越怪越好的浮躁风气 。为抵制这些,我精心构思并书写了这幅巨幅的魏体楷书作品《心经》,一个字约一平方米大小,整幅作品气势磅礴,雄强大气,古朴遒劲 。
用这种端正、典雅、古朴磅礴的楷书来对比这种风气,以给人启迪,探讨‘三秦书风’的内涵,想提倡中国书法作品中那种古朴博大,庄重雄浑,气势磅礴之美 。”杜老说 。
杜老介绍:“我是主攻魏碑的书法家,当时,我结合魏碑的风格尝试写楷书,从而进行一次书法实践的融合、探讨,我对待此次创作非常认真 。”很多人观展后,直呼过瘾和震撼,这对当代书坛无疑是一个正向引导 。
当时,著名书法家吴三大看展后直说“震撼”,说这样气势磅礴的《心经》楷书作品,在当代书坛太罕见了,对人的心灵是一个极大的震撼 。杜老说:“这个书法作品出现以后,大兴善寺方丈宽旭法师积极联系我,主导在该寺院重建此碑 。
因为据考证,作为密教祖庭的大兴善寺曾经拥有一面刻有《心经》的石壁,当时十分有名,但后来经过岁月销蚀,不复存在 。我觉得,这对弘扬佛教文化展示中国书法魅力,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
所以积极支持,才有了现在这个《心经》石壁的出现 。”《心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