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云|琴诗酒伴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
【 朝云|琴诗酒伴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
文章插图
朋友你好,我是山河。今天我们分享的是白居易的诗《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说起白居易,我们都知道他是中唐时期非常有名的诗人,少年时便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在长安名声鹊起,27岁得中进士,35岁授翰林学士。然而因为经常上书谏言,招致唐宪宗的不快,在43岁时因故被贬出京,年近50时才回到长安,晚年退居洛阳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可谓生于乱世、少年得志、中年坎坷、晚年才得闲适。
他一生留下近3000篇诗作,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曾以“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来描述自己写诗成魔成狂的刻苦用心。他的诗经过这样的反复修改,直到通俗易懂才肯罢休,因此白居易也被喻为“诗魔”,是唐朝诗人中最接地气的一位。他去世之时,宣宗皇帝写诗悼念他:“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可见白居易的诗在当时的影响力。
这一首《花非花》意境朦胧而不可见,虽文辞优美,却也令人捉摸不透,在白居易的诗中,风格独特。
文章插图
诗作的题目源自首句,近乎于无题诗。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朦胧。第一、二句,“花非花,雾非雾”,开篇就营造了一种不确定的氛围:像花又不是花,像雾又不是雾。那么到底什么东西与花相似,像雾一样呢?诗中并没有直接作答。接下来两句“夜半来,天明去”,从字面意思来看似乎是在描写梦境,此物就像梦中的事物一般来无影、去无踪,停留的时间也很短暂,夜半时分才出现,天刚微明就消逝不见了,显得更加朦胧美妙而捉摸不定。
第五、六句“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内容紧接着前句,却又突然在连续抛出两个比喻后戛然而止——来的时候像春梦一样转瞬即逝,走的时候像朝云一样一现身就飞快地散开,找不到踪影。
这里的“朝云”引用了“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典故。传说神女为炎帝之女,名为瑶姬,美艳多情却英年早逝,死后香魂化作芬芳美丽的瑶草。神女的故事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层出不穷,从屈原的《山鬼》到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再到唐朝李白、刘禹锡、李商隐、宋朝陆游、范成大的诗作,古往今来赞颂神女的诗篇数不胜数。
这首诗的内容虽然朦胧模糊,意境却极美。我们知道在日本,上至天皇下至百姓,都非常迷恋白居易的诗。到了近代,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词中,也用“雪月花”来概括日本文化的美。而“雪月花”正出自白居易的诗作《寄殷协律》:“琴诗酒伴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
文章插图
回到《花非花》这首诗,除朦胧以外,诗作的第二大特色是一连串比喻,也称为“博喻”。它不同于我们常见的明喻、暗喻、借喻等以一个喻体来比喻一个本体的手法,而是使用多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说明本体,可以达到高度形象化的审美感受。
我们在古代诗歌与现代文学作品中可以广泛看到这种艺术手法。如苏轼的名作《百步洪》中就可以看到博喻的艺术效果。诗中前8句描写小船行驶在洪水中的惊险场景:
“长洪斗(dǒu)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 王朝云#苏轼初见12岁王朝云,写下一首千古名作,如今成追求女子惯用诗
- 王朝云!苏东坡与四大名妓的情缘,他们写的诗词情真意切,唯美得让人心醉
- 朝云#苏轼最美的一首婉约词, 其中有两句千古名句, 你都还记得吗
- 千古名作$36岁苏轼初见12岁王朝云,写下一首千古名作,成男子追女子惯用诗
- 清溪诗社|清溪诗社|徐柏琴诗词十首
- 西湖#苏轼初见12岁王朝云,写下一首千古名作,如今成追求女子惯用诗
- 金刚经|苏轼&王朝云:相知相伴二十载,不负如来不负卿
- 朝云|白居易与苏轼的鸣鹤之应
- 王朝云|苏轼端午节思念爱妾,写下一首美艳千年的词作,词尾一句深情似海
- 苏东坡|苏轼初见王朝云,便为她写下千古名篇,一句还成追求女子惯用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