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文字怎么写( 二 )


酒的礼仪
举酒施礼是土族的传统礼仪 。只要知悉宾客登门 , 土族人早早就准备好酒具 , 在村前恭候 。不管是步行、骑马、坐车都要恭敬地为每位客人献上三杯酒 , 按他们的说法是下马酒 。在他们的簇拥下 , 客人被引到家门前 , 又有一伙人拦住去路 , 并举杯斟酒 , 要喝进门酒 , 当客人在铺有大红羊毛毡的炕上坐定 , 俏丽大方 , 笑容可掬的土族姑娘端酒来到客人面前 , 名曰吉祥如意酒 。之后立即给以三道饭的款待 。通常第一道是加了青盐的浓伏茶和西瓜般大小的“孔锅馍”等点心;第二道是奶茶和油饼;第三道是面条或面片 。这时主客盘腿而坐 , 谈笑风生 , 主妇端上一个插着酥油花的妙面盆 , 盛满喷香的羊肉块 , 上插一把小钢刀 , 一把系有一撮白羊毛的酒壶 , 让客人边饮边用 , 再唱一曲美妙的敬酒歌使客人感到无比的温暖热情 。宴席完毕 , 当客人致谢告辞 , 即将离去时 , 主人还要捧酒敬客三杯 , 名曰上马酒 。土族人认为客人酒喝得越多 , 席间气氛越热烈 , 主人才越感到光彩 , 是自己待客周到与成功的标志 。对不会喝酒者 , 主人也十分宽容 , 客人只需用无名指蘸酒向空中弹三下 , 即表示了对主人的敬意 , 主人也就心满意足了 。
4. 介绍我国一个少数民族(用一段文字写下来) 仫佬族介绍 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山区 , 9 0 %聚居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
仫佬族多自称"木冷" , 即"伶人" , 清代有"姆佬"之名 。新中国成立后 , 根据仫佬人民的意愿 , 统称仫佬族 。
以信奉道教为主 。也信佛教 。
仫佬族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 多数人通汉语和壮语 , 无本民族文字 , 通用汉文 。普米族介绍 主要居住在云南西北高原的兰坪老君山和宁蒗的牦牛山麓 。
少数分布于丽江、永胜、维西、中甸以及四川的盐源、木里等地 , 与当地民族杂居 。普米族自称"普英米"、"普日米"或"培米"( "白人")之意 。
新中国成立后 , 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 , 正式定名为普米族 。普米族有自己的语言 ,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 。
许多普米人还兼通汉、白、纳西、藏等民族的语言 。普米族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 少数人还信仰道教和藏传佛教 。
撒拉族介绍 主要聚居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 其余分布在青海、甘肃、新疆等州县 。撒拉族 , 早在元朝时 , 其先民--中亚撒玛尔罕人经新疆长途跋涉迁徙循化 , 后与周围的藏、回、汉、蒙古等族长期相处 , 逐渐形成了后来的撒拉族 。
撒拉族自称"撒拉尔" "撒拉回"等是汉人对他们的称谓 。新中国成立后 , 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 , 正式定名为撒拉族 。
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 , 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的乌古斯组 。由于和邻近的汉、回、藏等族交往 , 也吸收了不少汉语和藏语的词汇 。
无文字 , 通汉文 。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 , 其生活习俗大体与回族相似 。
独龙族介绍 现有人口5817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的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的独龙河两岸的河谷地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