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定在了省实校内的敬师亭内进行,星期天的校园学生不多,亭子里可以看到省实的教学楼和实验楼,仿佛空气中都可以嗅出琅琅书声 。何老师一身简洁的白色,虽然已是比我们年长几十届的老学长,但一举一动都流露出年轻的气息 。
亲切的微笑和出乎意料的善谈,一下子把我们的距离拉近了起来 。那时候的省实何老师是六三届的省实学生,他的父亲和儿子都是省实的学生 。
因此,他对母校有着一番特别深厚的感情,对省实的传统,也有着比一般人更深入的了解 。按何老师的话来说,能在省实读书,其实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
在何老师读书的那个年代,要想考上中学,必须参加全市的统考 。想要进入像省实这样的名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
省实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有着比其他学校更为优越的师资条件 。一般的学校没有开设英语这一门课,而何老师当时的英语老师,竟是国内有名的英文电影翻译家 。
这使何老师和他的同学比同龄人有优势 。在那个时候,很多学校连续几年没有一个学生考上大学,而省实,却能有一半的学生顺利升学,差距就在这里拉开 。
何老师半开玩笑的说,放学以后,其他中学的学生都会选择聚集在越秀山看足球,而省实的学生还是一如既往的努力读书,这就是省实吸引他的地方 。当我们好奇地追问那时候的省实和现在到底有什么区别时候,何老师的答案是:现在省实的很多传统,在那个时候已经存在了 。
比如说课外的科研小组,像无线电研究小组,生物研究小组等等 。那时候的生物课,也并不是单纯的读书,有时还要到学校的植物园去种东西,可以说是乐趣无穷 。
也有很多省实的学生去参加各类的竞赛,不过那时候的学生只是单纯的因为兴趣而去参赛,而不像现在,或多或少有着一些“一定要获奖的”的心态 。总而言之,全面地发展这种理念在那时候的省实已经开始扎根 。
可以说现在省实的优秀,也得益于前辈们的开明和努力 。看学习:勤奋+全面知识+实践 在何老师读书的时候,流传着一句笑话: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
然而这也是当时很多学生的真实写照 。在何老师看来,死读书这三个字,有时候是必要的 。
何老师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批研究生 。在参与工作十几年后再重返校园读书,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
因此,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 。“死读书”在这时候,可以辩证地译作勤奋 。
“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每天晚上不到1点是不会睡觉的 。”何老师笑着回忆当时那段艰辛的读研时光 。
由于文革的影响,基础知识的薄弱使他每做一件事都要翻阅大量的资料,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工作 。何老师认为,当遇到不清楚地问题时,参考别人的资料与经验,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
在通过与别人交流时,自身的经验与知识也可以得到积累,长期的积累,对自己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尽管何老师读书很勤奋,但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巧读书”似乎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
在中学时代,读书对于他来说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 。那时候在省实读书,压力并不大,作业也不多 。
何老师每天在学校就将作业完成了,一放学就去书店看课外书 。他尤其喜欢科技类的书,但其他内容的书籍,也或多或少地接触一些 。
不局限自身的知识,在何老师看来尤为重要 。“很多工科的学生总以为经济学属于文科,与自己无关,其实这种想法是很片面的 。”
何老师从学生时代,到后来参与工作,都尽量地接触各种各样的书 。何老师毕业于华工建筑系,然而在工作时,会参与各种各样的设计,像水泥厂化肥厂的筹建等等,都必须具备多种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