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源字怎么写( 二 )


既培养了恒心,又锻炼了韧性,整篇文档坚持一笔一划的写下来,既赏心悦目,又优雅大方 。做人也要如此,要注意整体,坚持长时间的勉励自己如写字一样去做人,一个字一个字去认真的写,一步一步去踏实的走,等走过一段路了,你回回头,会发现就犹如写的字一样,一笔一画,一言一行日常的积累,最终换来的是整体赏心悦目的大方与经典 。
楷书又称"正书"、"真书" 。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是因为此书法可以作为"楷模"通行的书体,一直沿用至今 。
楷书盛行于六朝,至唐代出现了繁荣局面,达到了高峰 。这种字体至今还是初学书法的关键 。
4. 楷书开始源始于哪个朝代 楷书是有模楷的意思,张怀瓘《书断》中已先谈到过 。
在汉代也是“正体字”的别称,六朝人仍习惯地用着它,例如羊欣《采》文,王僧虔《论书》韦诞传中都云∶“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 。”那是“八分楷法”的简称 。
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书之名,其内容显然和古称是不一样的,名异实同和名同实异之例,大概有以上这些,这些概念不弄清楚,势必至于把各方面的其他问题也永远混淆不清,一无是处了 。发展历史 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 。
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 。”楷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 。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 。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
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 。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 。
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 。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 。
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而包世臣与康有为,却极力推崇两朝书,尤重北魏碑体 。康氏举十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 。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 。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
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 。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 。
然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大的字,中楷比较适合 。初唐三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都最适宜作中楷的临摹范本 。
兹分别简介如后: 欧阳询的正楷,源出古隶,以二王体为基础,参以六朝北派书风,结体特异,独创一格,权威尤炽,其势力深入社会,几为学书的标准本 。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 。
他的楷书碑帖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碑等 。虞世南的楷书,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禅师的遗轨,为王派的嫡系 。
虽源出魏晋,但其外柔内刚,沉厚安详之韵,却一扫魏晋书风之怯懦 。其楷书代表作,当以《夫子庙堂碑》为最 。
褚遂良的楷书,以疏瘦劲练见称,虽祖右军,而能得其媚趣 。其字体结构看似非常奔放,却能巧妙的调和着静谧的风格,开创了前人所未到的境地,其楷书代表作,当以《雁塔圣教序》为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