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隶书、楷书、草书、篆有什么不同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 。是在篆书基础上 , 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 。就小篆加以简化 , 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 , 便于书写 。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 , 隶书的出现 , 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 , 书写效果略微宽扁 , 横画长而直画短 , 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它起源于秦朝 , 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 , 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 , 隶书之名源于东汉 。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 , 使中国的 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 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 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 。到东汉时 , 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 , 轻重顿挫富有变化 , 具有书法艺术美 。风格也趋多样化 , 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
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 , 去繁就简 , 字形变圆为方 , 笔划 改曲为直 。改"连笔"为"断笔" , 从线条向笔划 , 更便于书写 。"隶人"不是囚犯 , 而指"胥吏" , 即掌管 文书的小官吏 , 所以在古代 , 隶书被叫做"佐书"。隶书盛行于汉朝 , 成为主要书体 。作为初创的秦隶 , 留有许多篆意 , 后不断发展加工 。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 , 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在"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 , 是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 , 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 , 同时 , 派生出草书、楷 书、行书各书体 , 为艺术奠定基础 。
汉隶
西汉初期仍然沿用秦隶的风格 , 到新莽时期开始产生重大的变化 , 产生了点画的波尾的写法 。到东汉时期 , 隶书产生了众多风格 , 并留下大量石刻 。《张迁碑》、《曹全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
汉隶在笔画上具有波、磔(zhe)之美 。所谓"波" , 指笔画左行如 曲波 , 后楷书中变为撇;所谓"磔"只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 , 形如"燕尾"的捺笔 。写长横时 , 起笔逆 锋切入如"蚕头" , 中间行笔有波势俯仰 , 收尾有磔尾 。这样 , 在用笔上 , 方、圆、藏、露诸法俱备 , 笔势飞动 , 姿态优美 。在结构上 , 有小篆的纵势长方 , 初变为正方 , 再变为横势扁方汉隶具有雄阔严整 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 。隶书对篆书的改革包括笔画和结构两个方面 。隶化的方法有变圆为方 。变曲为直 。调正笔画断连 。省减笔画结构等等 。其中以横向取势和保留毛笔书写自然状态两面点最为重要 。横向取势能左右发笔 , 上下运动受到制约 。最终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笔法 。而毛笔的柔软性以使汉字笔画产生了粗细方圆 。藏 露等各种变化 。还有字距宽 。行距窄也是其章法上的一大特点 。
汉隶表现在帛画、漆器、画像、铀镜中精美绝伦 。而在碑刻中更显其宽博的气势和独特的韵味 。汉隶主要有两大存在形式:石刻与简牍 。魏晋南北朝隶书大多杂以楷书笔法;唐朝隶书不乏徐浩等书家 。宋元明三朝的隶书也难振汉隶雄风 。直至清朝 。汉隶才得以复苏 。有余农、邓石如、何绍基等 , 别有建树 。
- 关于松锈剂的介绍 松锈剂
- 理繁体字怎么写
- 关于朱玉琴的介绍 朱玉琴
- 某字的草书怎么写
- 关于蜗轮减速器的介绍 蜗轮减速器
- 关于黄文亮的介绍 黄文亮
- 关于敌军围困万千重的介绍 敌军围困万千重
- 关于阀门是什么的介绍 阀门是什么
- 盲的笔画顺序怎么写
- 夸奖老师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