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结构同样具有虚实美的辩证关系 。结构中讲究呼应 , 点画之间 , 部分之间 , 字与字 , 行与行 , 局部与局部 , 局部与整体 , 正文与落款等 , 呼应关系无处不在 。笔画与笔画、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在行草书中可以是牵丝 , 上引下带 , 是实的存在;在正书中则是意向 , 是虚的化身 。实的生动 , 虚的蕴藉 。而篇章的呼应多靠气势贯穿 , 是实际存在的线条 , 充溢的是气韵精神 。可见书法中“虚”的境界不是可有可无的 , 它基于实又超然而出 , 成了一种实体无法追踵的高妙去处 , 是实的补充 , 也是实的延伸 。
书法中的虚实美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技法操作上 , 而且贯穿于书法实践的全过程 。唐人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初学分布 , 但求平正 , 既知平正 , 务追险绝;既知险绝 , 复归平正” 。可以看出 , 平正是一种发端 , 是实在的根基 , 同时又是一种目的 , 一种虚灵的终极境界 。险绝是一个过程 , 是和平正纠缠在一起的必由之路 。沿着平正走下去 , 就是匠气就是俗;沿着险绝走下去 , 就是怪异就是狂;只是由平正而险绝再至平正的虚实转化 , 才是实实在在之后的超拔 , 才会臻于书法美的妙境 。
从书法欣赏的角度看 , 传统意义上的书法最高境界 , 是虚而非实 , 是意而非形 , 线条符号只是过程、手段和阶梯 。所谓“气韵生动”、“遗貌取神”、“逸笔草草 , 不求形似” 。只有这样 , 才有“癫张醉素”的狂放洒脱 , 才有“二王”的清秀俊逸 , 才有颜体书法的厚重宽博 。中国人欣赏书法无不以虚比实 , 透过实在的点线折射出书法的美学精髓 。或仙风道骨 , 或飘逸超迈 , 或沉潜古雅 , 或“舞女低腰 , 含笑镜前……”是风格特征的概括和凝聚 , 也是从“虚”境中脱态而出的另一种美 。
2. 毛笔书法中什么时候用虚笔 毛笔书法中在笔画交接时有时可用虚笔 , 似断似连 。
譬如三点水之间及第三点与下一笔间 。
这样看上去运笔灵活生动 , 也符合书写规律 。
虚笔 , 又叫虚锋 , 相对于实笔而言 。
笔画似断似连 , 运笔提起笔锋 。
需因字而议!一般快慢可以有虚实 , 快为虚 , 因字而异!
书法是世界上文字表现的艺术形式 , 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 。其中“中国书法” , 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 , 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 , 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 , 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 , 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 , 被誉为:无言的诗 , 无行的舞;无图的画 , 无声的乐 。
3. 毛笔书法中什么时候用虚笔 近些年来 , 新闻报道不断地向其他传统艺术吸收和借鉴新的表现手法和叙述技巧 。新闻写作突破了原先程式化的模式 , 呈现出空前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尤其是人物报道的写作 , 以往“高大全”的人物叙述方式已经被个性鲜明形式多样的开放式写作所取代了 。其中 , 虚笔在人物报道写作中的运用引人瞩目 。“虚笔”是书法术语 , 它是众多笔法形式的一种 , 与“实笔”相对 。这里的“虚”不是指虚构 , 而是一种侧面的、间接的、抽象的描叙手法 , 又可称作暗写 。虚写是旁敲侧击 , 迂回包抄 , 是实写的必要补充 , 并与实写相互呼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