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后来读音发生了变化,所以会出现仅据声符读音的“秀才认半边字”的现象 。中国古代标音方式的演变 《说文》的标音方式是:譬况、直音和读若 。
其实质是声音类似,用同音的语词或同音字来注明音读 。同时辅以一些其它办法,如急言、缓言、长言、短言、内言、外言等来描摹一个字的读音 。
南北朝开始出现的对汉字读音的研究,跟文化的交流密切相关 。佛教传入中国,由于梵文是拼音文字,因此一些学者从梵文与汉文的比较中受到启发,创造出了反切这种注音方式,来标注汉字 。
反切,就是利用双声、叠韵的方法,用两个字来拼切出需注音的那个字的读音,被切字与反切上字同声,与下字同韵和调 。在不同类型文字的比较中,发现了汉字自身语音的特点,即汉字读音同时具有声、韵、调三个要素,所谓“音、韵分出”,而不同于拼音文字的字音、母音混 。
陆法言的《切韵》第一个从语音角度对汉字进行了研究,但该书失传了 。相对于《切韵》,宋代陈彭年等作的《广韵》是以国家名义颁行的韵书 。
它保留了《切韵》的大部分材料,从本质上讲,它也是属于《切韵》系统 。也正因此,也就出现了问题,即《广韵》过于尊信《切韵》,而全然不顾已经发展了的语音,因此同实际脱了节 。
所以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当时诗人作诗用错韵的情况,这就是他们株守韵书的结果 。直到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才真正董理当代的语音情况,它以当代的北方话为准,反应了入派三声后的汉语语音面貌,是现代普通话语音的源头 。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东来,带来了拼音文字 。同南北朝时期一样,文化交流给中国的语音学带来了新内容 。
利马窦第一个用拉丁语拼写汉字 。至清代,从顾炎武到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学者返而推求上古音系,成绩巨大,但是学术研究基本上与实际生活关系不大 。
段玉裁虽然提出了之、脂、支三分的创见,但无法说明上古时这三个韵部的音值具体有哪些差异 。瑞典人高本汉所以被誉为著名的汉学家,就在于他在清代学者研究基础上,采用了国际音标来研究汉语语音 。
中国现代语音学的建立与此关系很大 。近代以来汉字标音方式的出现 1605年利马窦出版了《西字奇迹》,第一次用拉丁语拼写汉字 。
此后到新中国成立前,有多种汉语拼音方案 。威妥玛 。
早在19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英国外交官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e,1818—1895)在华任职期间就设计了一套拉丁字母拼写汉字的方案,这种标音方式称为威妥玛式,但影响不大 。威氏在华期间曾编写了汉语课本《语言自迩集》,归国后成为剑桥大学首任汉语教授 。
注音字母(又称国音字母) 。1913年,由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是中国第一套公定为汉字注音和推行汉语标准音用的拼音字母 。
字母共计39个,后增为40个 。有浊音声母、入声调类,分尖团,后以北京音位标准,**广浊声母,方言注音用 。
1930年国民党政府改其名为注音符号 。1958年后在大陆为《汉语拼音方案》代替,台湾地区仍然使用 。
这套方案用类似汉字的符号进行标音,章太炎对此起了很大作用 。国语罗马字 。
1926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制定发表了《国语罗马字拼音发式》,这是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重要方案之一,1928年由国民党政府大学院公布 。该方案特点是用字母变化表示声调 。
如:iou(幽),you(由),yow(右) 。《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 解放后,国家为了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非常重视汉语拼音方案的讨论 。
- 投拆书怎么写
- li汉字怎么写
- 织的繁体字怎么写
- 面条拼音怎么写
- 爱上你英文怎么写
- 作业流程怎么写
- 箍拼音怎么写
- 蚧壳虫怎么消灭,养花遇到蚧壳虫怎么办
- 福禄桐烂根了怎么办 根烂怎么处理能救活
- 胸部发育不良如何治疗 胸部发育不良怎么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