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笔记怎么写( 二 )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
就说我们班上的吧 。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 。
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 。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
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 。“ 。
2. 《论语》的读书笔记怎么写 中国人是讲究变化的 。
这种变化是渐变的,最终达到了一个“神于天,圣于地”的境界 。这“神于天,圣于地”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
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不是现实主义者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
人的意义跟天和地是一样的,天地人并称为“三才” 。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的强大 。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 。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天地给予我们的力量 。
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内心却十分庄严 。因为其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 。
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 。他的学生子贡问,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 孔子的回答说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 。
第一,国家机器要强大,必须得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 。第二,要有足够的粮食,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 。
第三,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 。这个学生说三条太多了 。
如果必须去掉一条,您说先去什么? 孔夫子说:“去兵 。”咱就不要这种武力保障了 。
子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您说要去掉哪个? 孔夫子非常认真地告诉他:“去食 。”我们宁肯不吃饭了 。
接着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而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