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

兰亭|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
文章插图
大家都知道,书法脱胎于汉字,是汉字书写的艺术。但是呢,两者的关系又没这么简单,书法其实还是汉字书写的一门学问。所以,对于练字的我们来讲,了解一点文字学对我们写书法还是很有帮助的。
比如,大家看下面两个字:
兰亭|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
文章插图
兰亭|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
文章插图
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应该晓得,虽然两个字起笔都是一横一撇,但笔顺却正好相反:“左”是先横后撇,右是先撇后横。而且,右字的撇画起笔还有一个小撇。
为什么是这样?这里边就有文字学的关系了。
左的象形文字就是左手
兰亭|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
文章插图
右的象形文字是右手
于是“右”字在后来的演变中,第一笔撇化,中间的笔画放平,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起笔的小撇也是从这里演化来的。
左字正好相反,是翻上去的写的。
根据东汉许慎的总结,汉字造字有“六书”之说,六书中又有“四体二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四体,是造字法;“专注、假借”属于二用,是用字的方法,不产生新字。
我们可以拿象形字来看一下古人造字的思路。
下面是“牛”和“羊”的象形文字,那这两种动物怎么区分?大家可以看到,是从角来区别的,牛角向上,羊角向下,至于是水牛、黄牛、绵羊、山羊都无所谓,牛羊的形象已经出来了。所以古人是选取最能代表事物特征的形象来造字。
兰亭|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
文章插图
了解这些对我们写字有什么用处?
清代傅山说:“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
所以写字想脱俗,最重要的不是技法有多高,而是要对汉字的演变要有了解。
还是用事实举例。
下面是《礼器碑》的鹿字,如果观察够仔细的化,会发现一个奇怪的地方,就是“广”的上下两部分是分开的,不是我们今天的写法。
兰亭|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
文章插图
《礼器碑》
兰亭|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
文章插图
《史晨碑》里更加明显
如果懂点文字学的话你就会明白,这其实根本不是“广”,而是甲骨文金文中鹿头简化的结果。不信请看,东汉《洛阳刑徒砖铭》里的鹿字就相当明显,包括一开始提到的右。
兰亭|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
文章插图
所以,如果你把它理解成广并且这么写了,就是傅山所说的俗。
兰亭|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
文章插图
《礼器碑》的“曰”字,横画一断一连
其实这不是写法上的变化,而是这个字造字之初就这么写的:
兰亭|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
文章插图
周代·散氏盘
最后一个例子,《张迁碑》的良字,起笔也有一个小笔画,有人解释为石花。
兰亭|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
文章插图
很明显并不是,跟上面一样,这也是造字之初意向的残留。所以下面钟繇这么写也是有原因的,所谓高古的气息,就是这么来的。
总结来说,懂点文字学对于我们写字简直是件百利无一害的事,内功外功双修才是王道!
傅山论书精选
兰亭|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
文章插图
傅山小楷心经
作小楷,须用大力,柱笔著纸,如以千金(斤)铁杖柱地。若谓小字无须重力,可以飘忽点缀而就,便于此技说梦。写黄庭经数千过,了用圆锋,笔香象力,竭诚运腕,肩背供筋骨之输,久久从右天柱涌起,然后可语奇正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