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养生 处暑养生须遵守16个小常识( 二 )


一定要确保室内通风,白天只要室内温度不高就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风涤荡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睡觉时腹部盖薄被,以防脾胃受凉 。同时,室内可养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文竹等绿色植物,可以调节室内空气,增加含氧量 。可在床头摆放散发香气的水果,能起到促进睡眠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入睡之前莫贪凉,最好把窗户关上,以防寒湿之邪侵入人体 。
7、护肠养胃
对于消化功能低下的人来说,除了及时治疗、尽量不喝酒、避免冷饮冷食、避免过度刺激的辣椒等调味品、少吃伤害消化系统的药物之外,还要消除不利于消化吸收的各种不良习惯 。
按时吃饭 。胃肠喜欢有规律的工作,到点就分泌消化液 。少吃坏油 。烹调方法尽量采用蒸、煮、炖等,不要过于担心加热到软会破坏营养素,因为即便损失一点维生素,也比吃了不消化要好 。维生素可以用丰富食物品种的方法来弥补 。食物柔软 。胃肠负担最小的食物是富含淀粉,各种抗营养因素又比较少的细腻食物 。比如山药泥、芋头泥、土豆泥、大米粥、小米粥等 。渣子太多的老玉米不适合消化不良者常用 。对于那些不太好煮但是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可以用打浆、打粉、煮烂等方式来减少胃肠的消化负担,保证其中丰富的营养成分能更好地被人体吸收 。
8、精神调养
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时至处暑,秋意越来越明显,大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此时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因此在精神调养上,处暑时节要注重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使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多听音乐、练习书法、钓鱼等安神定志的课外活动 。
9、轻松运动
饭后散步,或者饭后做点轻松家务,对于处暑后养生是个好习惯 。刚吃完饭并不适合剧烈运动,不适合快走,但不意味着连慢悠悠的散步也不可以 。出门散步的好处,很大程度上在于让人精神放松 。如果不散步,可能会看电视、看电脑、看杂志等,而脑力活动更不利于消化吸收 。在饭后两小时之后,可以做些不太累的运动,快走、慢跑、跳操、瑜伽等都可以 。适度的运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对消化吸收能力也有帮助 。
秋高气爽,到户外进行跑步、打拳、舞剑、做健身操、爬山或去公园散步等,可以迅速使机体消除“秋乏”的感觉 。尤其是舒展肢体的活动还能促进脾胃功能恢复 。要注意的是不宜进行高强度和剧烈运动,锻炼时应以微汗为适,切忌大汗伤及津液 。对于经常待在室内的办公室一族,可利用办公间隙到室外散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提高身体兴奋性 。
10、多睡一小时
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因此,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此时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 。
专家表示,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尤其是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阴阳俱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 。因此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并且坚持午睡的好习惯,即使睡不着,但闭目养神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
据媒体报道,现代研究发现,夜间0至4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中午12至13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 。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因此,子午觉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道理 。
对于年轻人来说,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学习工作更精力充沛,同时也可以减少“秋困”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