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一件事,不白来一趟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最近 , 文旺阁木作博物馆突然在朋友圈火了 , 它是北京第一家以中华木作为主题的民营博物馆 。 很多人被网友发布的那些徒手制作的亭台楼榭木艺课作品吸引 。
前不久 , 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来到位于通州区台湖镇东下营村的文旺阁木作博物馆 , 走进一扇不起眼的铁门 , 一番浏览才发现馆里真可谓大有乾坤 。
博物馆的主人王文旺 , 将他收藏了几十年的上万件木制器物分为50多个主题 , 在7个展馆成系列地展陈 , 很是壮观 , 使人像在一部传统民间生活的“实体百科全书”里游走 。
流连在博物馆的人 , 不论大人孩子 , 都参观得津津有味 , 还会上手体验木作工艺 , 兴致勃勃 。 馆长王文旺操着一口乡音说起他与木工、与博物馆的故事 , 滔滔不绝 , 眼里带光 。 他直言 , “能够一辈子做这一件事 , 等到八九十岁 , 觉得自己没有白来就行了 , 那样我会很幸福 。 ”
听器物背后的故事 , 让人表情“亮”起来
到过文旺阁木作博物馆的人 , 除了惊讶于馆里丰富的藏品 , 更对这里设计的木工课程念念不忘 。 王文旺从1997年开始致力于老物件的收藏、研究、整理、展示 。 经过20多年的努力 , 他研究出70个门类 , 整理出上百个课程 , 其中还有部分被录入中小学课外经典诵读 。
除了开设“非遗”课程 , 博物馆还举办各种互动体验活动 , 教孩子与父母一起动手制作木头玩具、模型 , 了解榫卯、墨斗、锯齿是怎么做出来的 , 让人们触摸、体会木头的“温度” , 通过这样的方式 , 让传统木匠工艺、文化得以传承 。 拉大锯、推刨子、组装拆解小板凳、组装鲁班锁、制作无动力小车、组装木牛流马、通州八景拓印等等 , 每个项目都给参观者带来独特的感受 。
在王文旺看来 , 教育才是博物馆的灵魂 。 因此所有课程他完全是自己开发设计 , 所有课件也都是实木制作的实物 , 从简易的小桥、木艺花、鲁班锁 , 到搭建繁杂精巧的故宫、天坛以及各种亭台楼榭……他说 , 劳动中不仅能学到知识 , 还能体会人生 。
进入新千年后 , 王文旺不仅上百次受邀参加全国各地的大型文博会、展会 , 还多次与国家级博物馆合作办展 , 并且成功在港澳举办了创科展览 。 去香港、去澳门做培训 , 让王文旺印象最深的是 , 来参观的人 , 往往自己看展时表情平淡 , 等稍微一讲 , 他们知道了木器里边的内涵 , 每个人的表情都会“亮”起来 , 惊讶、好奇 , 说得最多的话就是 , “诶 , 怎么还有这个东西 , 这件物器还能这么用啊” , 工匠技艺里总有好多故事吸引着大家 。
王文旺始终觉得 , 老的器物是一把钥匙 , 可以解锁背后的中国文化和流传千百年的知识 , “让人特别欣慰的 , 就是能用老器物讲好中国的故事 , 慢慢地潜移默化” 。
跟木艺的缘分跑都跑不脱
1970年 , 王文旺出生于河北衡水武邑县一个木匠家庭 。 五六岁开始 , 他就对木匠活儿产生了极大兴趣 , 试着用木头做玩具 , 玩得不亦乐乎 。
- 袁侃@当石库门遇上当代艺术,来今潮8弄体验一场“城市奇遇”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古诗词#关于王昭君的古诗词集锦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冷兵器#名字最好听的九种冷兵器,风翅镏金镗上榜,第一你绝对想不到
- 海波东#斗破苍穹:云韵主题曲一出,拥抱结束,萧炎后悔在魔兽山脉当圣人
- 船夫&新科状元乘船回家,船夫随口说出一上联,状元却至死都没对出来
- 秦娥#世间五味俱全,可我只想要你一个人给的甜
- 95后|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一言不合就离职?3个95后职场人告诉你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