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护法运动的评价 拯救民主制度的一场圣战( 二 )


护法运动结果
1917年7月 , 北洋军阀首领段祺瑞为维护北洋政府的统治 , 悍然废除《中华民国临时法约》 , 于是 , 以国父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 , 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一场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革命斗争 , 史称“护法运动” 。然而 , 由于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因利益而相互勾结 , 令孙中山遭到排挤 , 继而导致护法运动结果的失败 , 至此 , 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宣告终结 。
自1917年7月17日 , 孙中山亲自南下揭起护法旗帜始 , 北洋军阀内部就因各自的利益而发出不同的声音 , 尤其是在对西南用兵的问题上 , 直系与皖系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
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军阀为了达到牵制皖系力量的目的 , 高喊“和平统一”口号 , 竭力要求保持西南各省势力均衡 , 逼得段祺瑞终于在11月16日这天宣布辞职 , 至此 , 段祺瑞政府垮台 。
冯国璋目的达到后 , 转而说服西南军阀放弃武力 , “和平解决”当前争议 。此提议正中下怀 , 居心叵测的西南军阀本就不是真心护法 , 如今自己的地盘和势力得到了巩固 , 哪里还管什么临时法约 , 干脆与直系军阀勾结起来 , 一方面破坏护法运动 , 另一方面加紧了对孙中山的排挤 。
1918年5月4日 , 饱受军阀打压的孙中山愤而辞职 , 一场轰轰烈烈的护法运动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
“吾国之大患 , 莫大于武人之争雄” , 护法运动结果之所以惨淡收场 , 其内因正如孙中山所总结的那样 , 是因为各派军阀互相倾轧暗算 , 皆不肯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先之故 。
护法运动评价
护法运动又称“护法战争” , 是指1917年7月至1918年5月间 , 孙中山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 其主旨在于反对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 , 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场轰轰烈烈的护法运动最终在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的各怀鬼胎中宣告破产 , 然而后人对护法运动评价依然非常高 , 称它为中国近代“拯救民主制度的一场圣战” 。
有关护法运动的评价 , 其实还有不少 , 那究竟有哪些护法运动评价呢?
首先 , 历史将护法运动评价为近代中国史上的一场以资产阶级民主力量对抗封建军阀独裁统治的革命运动 。
1917年7月 , 孙中山南下广州亲自领导护法运动 。在广东各界欢迎会上 , 孙中山指出“假共和之祸尤甚于真复辟” , 只有打倒假共和 , 才能“得真共和之建设” 。孙中山的倡议得到了在场许多民主人士的响应 , 也就是从这一阶段开始 , 北洋政府以“共和”为名 , 行“复辟”为实的行径 , 才昭然于天下 , 因而护法运动对北洋政府帝国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 这是人们对护法运动的评价之一 。
其次 , 护法运动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联合军阀势力进行革命运动的一次大胆尝试 。
【对护法运动的评价 拯救民主制度的一场圣战】虽然 , 护法运动最终没有成功 , 但通过这次尝试也从中总结出了深刻的道理 , 那就是仅仅依靠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无法与强大的国内军阀势力对抗 , 因而想要拯救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 , 还需要探索新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