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逼反了吴三桂?陈圆圆只是个“导火索”( 二 )


吴三桂在困守孤城中 , 迎来了公元1644年 。
艰难的撤离
1644年春节 , 已经占领了“百二秦川”、既而席卷山西的李自成确定国号为大顺 , 年号永昌 。崇祯皇帝意识到 , 明都北京已经受到严重的军事威胁 。而此时 , 卫戍京城的军队已经几乎一年没有得到军饷 。兵士们人心极度涣散 , 正如一位将领所报告的:“鞭一人起 , 一人复卧如故 。”
尽管情况已经不能再糟 , 崇祯皇帝还是严词拒绝了群臣迁都南京的建议 , 坚决主张固守北京 。这年四月 , 皇帝下旨:调吴三桂回师勤王 。
这是一道破釜沉舟的命令 , 因为这样的话 , 宁锦防线将彻底崩溃 , 等于将山海关——这座大明王朝对抗清军最后的屏障直接暴露在敌军面前 。八旗军的铁骑 , 向着北京又近了一步 。
对于吴三桂来说 , 这是一次艰难的撤离 。除了他自己的四万军队 , 还有辽东的七八万百姓 , 所有的人都不愿留在宁远 。吴三桂不能不为这些大明子民们着想 , 只能把宁远及其附近的兵民全部带入山海关内 , 这样一来 , 撤退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精心地准备之后 , 吴三桂率领军民号称五十万人 , 放弃了明王朝苦心经营近两百年的宁远孤城 , 向山海关进发 。
从宁远至山海关 , 仅有两百里路程 。按照吴三桂军队的速度 , 最多两天一夜即可到达 。而百姓们背井离乡 , 将妻携子 , 一路拥挤不堪 , 人挤马嘶 , 于是在这条本不太长的路上 , 吴三桂走了整整五天 。
亡国之师的选择
当吴三桂的军队到达距京师不远的丰润时 , 传来了北京城陷落的消息 。于是他下令部队返回山海关驻扎 。
占领了北京的李自成将吴三桂的家人扣为人质 , 并让吴三桂的父亲给他写了一封信 , 信中写道:如若归降大顺 , 不仅可以搭救一家人的性命 , 还可官封王侯 。随信一同送到吴三桂军营的还有白银万两 , 黄金千两 。
吴三桂并没有像他曾经的战友唐通那样迫不及待地卖身求荣 , 这位年方三十出头的名将经过几天反复考虑 , 决定先试探一下部将们的想法 。于是在一个例行公事的碰头会上 , 吴三桂突然将国破帝亡、今后何去何从的问题抛了出来 。众部将猜不透他的意思 , 均沉默不语 。吴三桂又说 , 现在闯王的使者已经来了 , 我们是杀了他们还是欢迎他们呢?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 原来李自成的使者已经到了 。于是众人纷纷表示 , 无论吴三桂是战是降 , 他们都将誓死效忠 , 永远追随 。
吴三桂心中暗喜 , 他听到了想要听的话 。
【是谁逼反了吴三桂?陈圆圆只是个“导火索”】投降 , 似乎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
吹皱一池春水的女人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吹皱了一池春水的 , 是一个叫陈圆圆的女人 。
风流才子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中 , 曾这样描述过陈圆圆的美:其人淡而韵 , 盈盈冉冉 , 衣椒茧时 , 背顾湘裙 , 真如孤鸾之在烟雾 。
陈圆圆原姓邢 , 生于江南 , 家境贫寒 , 年幼时父母双亡 , 由姨妈收养 , 姨夫姓陈 , 故改姓陈 。姨妈家生活也很拮据 , 陈圆圆十岁那年被姨夫卖到艺馆 , 学习歌舞伎、琴棋书画 , 由于天赋聪颖 , 美艳绝伦 , 且吹拉弹唱样样俱全 , 很快就出类拔萃 , 成为风月场所中“色艺双全”的大红人 。当时陈圆圆在江南一带名噪一时 , 多少达官显贵为之美色而倾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