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三百六十行(十三)

1、刻石碑
专有刻石碑的石匠 , 给有钱人家刻制坟前的石碑 , 或刻制地亩的界碑 。
|老北京三百六十行(十三)
本文图片
刻石碑
2、石匠
石匠应用各种石料制作石台阶、石门墩、挑檐石、石敢当、碑碣、界石等 。 老北京有石厂 , 备有各种石料 , 雇用石匠 。
|老北京三百六十行(十三)
本文图片
石匠
今北京西南房山区大石窝镇曾盛产石材 , 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调来大批石匠定居于此 , 每年农历三月十七日是该地的石匠节 。
3、雕砖花
利用砖这种材料进行雕刻 , 用以装点建筑物 , 有着悠久的历史 。 北京出土的汉代大型空心砌块上面 , 就印有非常工细的图案花纹 。
砖面装饰工艺在明清时期很普遍 , 在北京比较讲究的传统住宅建筑中广泛使用砖雕装饰 。 砖雕装饰主要用于以下部位:门头、影壁、墀头、屋脊、檐头、檐口等 。
|老北京三百六十行(十三)
本文图片
雕砖花
京的民居住宅 , 一般做合瓦屋面、清水脊 , 屋脊两端高高翘起两个鸱尾 , 俗称“蝎子尾” 。 在蝎子尾下方 , 常缀以花草雕饰 , 或陡置雕砖花饰 , 称为“跨草”;或平压在蝎子尾下 , 称为“平草” 。 其上雕刻 , 多以四季花、松竹梅、富贵花(牡丹花)为题材 , 取吉祥之寓意 。
4、瓦匠
瓦匠一般由小工做起 , 学习和灰、和泥、清砖挖槽、筛沙子、打麻刀、递砖送泥等粗活儿 。 等到技术熟练 , 再学习砌砖、抹缝 , 如此便能登堂入室 , 担任“挂袍”(在室内墙壁上抹灰)、“穿裙子”(在室内墙壁下部抹水泥)等技术活 。 在此过程中 , 瓦匠师傅都会给工钱 , 并随手艺提高而渐涨 。
|老北京三百六十行(十三)
本文图片
瓦匠
所有的造房工具 , 如铁锹、瓦刀、抹子、筛子、灰斗、脚手架等 , 都由瓦匠师傅自备 。 瓦匠师傅从房主家领取工钱 , 再给瓦工 。 瓦工一般自带工具,小工使用师傅的工具一律要收工具费 。
瓦匠师傅家门口一般挂有“某寓承做修建工程、修缮房屋”等牌子 , 并每天到茶馆招揽活计 。
5、铁匠
铁匠行是老北京的大行当 , 俗话说“铁匠炉冒了烟 , 顶木匠干一天” , 由此可见铁匠行的兴隆 。
|老北京三百六十行(十三)
本文图片
铁匠
老北京的铁匠 , 也称为“小炉匠” 。 一种是肩挑或者推着小车 , 沿街串巷 , 为住户修理铁活、打烟筒等;一种是在铁铺打铁 。 民间小铁匠铺一般是师傅带帮工、学徒干活 。
师傅掌锏、看火候、成型、沾火 , 徒弟抡油锤、敲镇子、添煤、拉风箱 , 叮叮当当 , 一年四季 , 不分严寒酷暑 , 铁匠总是汗流浃背 , 非常辛苦 , 体质弱者 , 扛不下来铁匠的活 。 老字号“王麻子”剪刀 , 始于清顺治年间 , 是靠铁匠们的精心打造而树立老北京名牌 。
6、箍桶匠
搪瓷器具来自外国 , 价格较高 , 老北京普通住户都用木桶、木盆 , 而木头易蛀 , 桶帮易散 , 制作修理木桶、木盆就离不开这一行当——箍桶 。 所谓“箍” , 就是将已散了的木桶片用竹篾或者铁条重新捆紧 。 箍桶虽然称不上是巧夺天工的技艺 , 可也堪称滴水不漏的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