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书|小时候看过的漫画书( 二 )


再后来 , 我留京工作 , 有一年老家发洪水 , 5个箱子全被泥水浸泡 。 有些泡烂的只能扔掉了 , 而那些基本完好的 , 妈妈细心地把书晾干 , 再一点点擦掉上面的泥土……经过了几次搬家 , 被家中小孩瓜分掉 , 我的小人书残存不到100本 , 有一年爸妈来京 , 全部给我带来了 。 其中那本《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 至今还在抽屉里放着呢 。
《父与子》:父亲的礼物 值得一读再读
河樱
父亲总是以诙谐幽默的方式 , 陪伴儿子面对命运的每一次安排 。 即使遭遇挫折 , 也随时可以把伤痕转化为酒窝 。
——————
小学二年级的暑假夜晚 , 我在家乡市中心的书店 , 第一次翻开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的漫画作品《父与子》 。 漫画中 , 一个胖胖的、秃顶的父亲 , 一个瘦小的、头发略乱的儿子 , 每天都黏在一起 , 遇见和经历生活中大大小小、稀奇古怪的故事 。
记得有一页漫画当场把我逗乐了:母亲让父亲去喊正在看漫画书的儿子过来吃饭 , 父亲照办了 , 结果儿子乖乖坐上饭桌 , 父亲人却不见了——父亲居然被儿子的漫画书迷住了 , 趴在地上看得津津有味 。
可能因为我现场笑得太大声 , 引起了书店店员的注意 。 他满脸写着烦躁 , 走过来呵斥道:“小朋友 , 我看你站这看半天了 , 到底买不买呀?”我愣住了 , 手足无措呆立在那儿 。 这时爸爸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书店就是大家都可以看书的地方 , 您欺负小孩子合适吗?”
那一晚 , 爸爸陪着我一起看《父与子》 , 回家路上我还意犹未尽地聊着漫画情节 。 没想到 , 一个月后 , 爸爸去省城出差回来 , 从行李箱里掏出一套精装本的《父与子》全集 。 我如获至宝 , 赶紧把它摆在书桌上最显眼的位置 , 怎么也看不腻 。
《父与子》中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 , 都来自于埃·奥·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之间的真实生活 。 长大后 , 我N刷《父与子》的体验 , 也从单纯的欢乐搞笑 , 转变为试图寻找与自我生活的“贴合度” 。
例如 , 这部漫画里父亲对儿子的爱 , 总能体现他个人乐观、阳光的人生态度 。 在主题为“儿子的礼物”那组画里 , 儿子原本兴致勃勃端着一个雕塑要送给父亲 , 奔跑过程中不小心跌倒 , 雕塑碎了一地 , 儿子见自己心意毁了 , 大哭不止 。 这时候 , 父亲从地上捡起了原本雕塑人物举着的“长枪” , 用来通自己的烟斗 。 他指着“瞬间”好用的烟斗 , 向儿子证明他送的礼物有多棒!儿子立马破涕为笑 。
而我小时候也经历过相似的场景 。 曾经我用攒了好几个月的零花钱 , 买了一个玻璃摆件送给爸爸 。 有天我不小心打碎了摆件 , 难受地哭起来 。 结果爸爸打扫干净玻璃残渣 , 捡起里面的塑料小海豚 , 挂在了自己的钥匙链上 。
爸爸安慰我说:“开家门的钥匙是我每天必带的东西 。 你看 , 这个礼物和钥匙串在一起 , 一直跟着我 。 ”
透过《父与子》 , 我读到的父爱 , 不只停留于“保护欲”这个层面 。 故事里 , 无论处于生活的顺境还是逆境 , 父亲总是以诙谐幽默的方式 , 不卑不亢 , 陪伴儿子面对命运的每一次安排 。 即使遭遇挫折 , 他们父子俩也随时可以把伤痕转化为酒窝 。
《父与子》的结尾很有深意 。 这对父子忽然走红了 , 街头巷尾到处可见打着“父与子”印记的商品 。 但他们俩一点不高兴 , 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中 , 最终决定离开 。 父子俩手牵手向地平线走去 , 一直走到了月亮上 。
长大后我才明白 , 这个结尾 , 是埃·奥·卜劳恩本人被纳粹迫害的事实隐喻 。 作者的悲惨命运 , 这也为这部漫画添上一层伤感的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