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马丽华:举目江河源——源文化丛书代序( 二 )
有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背景依托,辅以时代背景——坐拥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之源的青海省,在筹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这些年里,生态意识被空前激发,影响到文学界,虽说本土文化原生态天然地契合于现代环保理念,文学创作自带生态环境意识,不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求索探讨,但是近年来在青海,自然文学、生态书写还是被空前强调,生态书写研究紧随其后,2019年在西宁举办青年作者培训班,巨幅标语正是“深耕黄河文化,厚植青海故事”;青海省作协甚至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常设“自然文学创作基地”……这些都是唯青海才有魄力和能力展现的文学风景。所以说,青海不仅在国家公园建设方面领先于全国,在生态文学写作方面也是率先垂范。就这一意义而言,源文化丛书的出版并非孤立现象,可视为生态书写的一次良好示范。
尽管终于脚踏实地拜访过治多县城,终究还是一过客。回想很多年前,每每沿青藏公路109国道翻越唐古拉山口,春夏秋冬走过。这座了不起的山脉,不仅是青海、西藏的行政区划边界,在自然地理方面也是相当著名的分水岭:按照以北以南的源点流向,成为内流河或外流河。从唐古拉山脉发源的长江与澜沧江,可作为教科书式的现身说法。同属一座高原,多年里我对青海充满向往,不时有所涉笔:20世纪90年代采写过可可西里科考、在可可西里为保卫藏羚羊牺牲的治多县英雄杰桑·索南达杰;进入21世纪以来,持续了解有关三江源多项生态工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建设等等;写过流经横断山区的澜沧江,甚至为长江、黄河的演化史写过小传……如此常怀崇敬之情,以至于为本文所拟题目,需要用到“举目”,意在无论自然造就还是人为努力,青海始终令我仰望。
三年前在治多县城外的帐篷里,就有动议让我这个虚长几岁的人作序,盛情难却,虚应下来。丛书即将面世,首先祝贺诸位辛勤笔耕的作者们,道一声“辛苦”。当真要我兑现,那就重在参与,只好写下片段感想和一份感动,忝为代序。 2020年10月于北京 (作者/马丽华)
- 打击乐&戏曲、交响乐、打击乐、古琴 中山公园音乐堂10场演出欢度春节
- 国家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举行“古籍里的春联” 发布暨春联书写活动
- 英国|摘菜能赚55万?发达国家面临棘手问题,开始向全球撒钱抢人
- 古籍|樵叟备忘杂识:清代稿本,来集之撰,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 工艺美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 范新
- 冷月#贾广健: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画风生动自然形神兼备
- 国家住建部$天湖真人王军——最新作品鉴赏
- 国家话剧院|国语版《四世同堂》迎来第300场演出
- 西江苗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民族文化培训班在西江苗寨开班
- 水库|重庆渝北公园小水库,面积不大来头不小,还有好多人在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