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孩子喜欢“不补课”的暑假
文章插图
▲ 在华夏未来少儿京剧苑,孩子们和专业老师学习京剧表演艺术。 本报采访人员 庞剑 摄
文章插图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在这个学科培训大幅降温的暑假,该怎样让孩子过得充实又快乐?旅游亲近自然,掌握生活技能,参与社会实践,学习传统文化,在夏令营以苦为乐,走进乡村体验与城市不一样的生活……家长们给“不补课”的孩子创造多种选择,丰富他们的假期生活,为的就是培养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
1家书诠释传统文化
“阿姨,我可以用书信的方式投稿吗?”上周三,蓟州区马伸桥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女孩洋洋给本报“小作文”专刊编辑打来了电话,她的问话让人觉得特新鲜。原来,从三年前开始与爸爸通信至今,写信已成为洋洋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习惯。
电话那头,洋洋爸爸告诉采访人员,在洋洋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他入职市区一家文化传媒公司,一两个星期才回家一次,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征求女儿的意见:“爸爸最喜欢‘见字如面’的传统方式,每周给老爸写一封信怎么样?”“那你得给我回信。”父女俩一拍即合,而且约定不走快递,只通过邮局投递。
“在互联网时代,若是能收到一封手写纸质书信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对于孩子更是很少有机会体验木心笔下的‘车,马,邮件都慢’的生活。”为了突出书信文化的“仪式感”,洋洋爸特意为女儿买来精美的稿纸和钢笔,教她每次写信前打草稿,然后再认真誊抄到稿纸上,而且从称谓到落款、时间都要一丝不苟。
“我们的书信往来就这样开始了,渐渐地,女儿也不像开始时总是追问我是否及时收到了信,她每周坚持写,我见信必回。”洋洋爸说,见女儿上手了,他也抬高了门槛,对写信内容、字数都提出要求,为此女儿“罢工”一周。“抗议归抗议,她的家书却是越写越有味道。”三年来,往返家书内容除了学习心得、家国情怀、亲近自然、珍惜亲情、认识自我价值等,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探讨,这也是父女俩的共同爱好。“重要的是,女儿懂得了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如何感受人生的美好与快乐。”洋洋爸说,女儿最近迷上了写作,暑假里给他的三封书信,都是在谈老师对她的作文评价。
在信中,洋洋问爸爸坚持写书信是否对写作有帮助?于是,洋洋爸在回信中给女儿抄录了周作人《北京的茶食》的几句话:它与柴米油盐酱醋无关,与分数似乎也关系不大,但这种看似“无用的装点”却颇似“农家肥”,在慢慢滋养着什么。他对女儿讲,这种传统的交流方式带给两人的意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书信可以传递语言无法表达的思想,也使我和女儿的情感与日俱增。”洋洋爸说,他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女儿的思想变化和成长进步,同时女儿也渐渐地明白了爸爸的用意:打牢传统文化根基的途径无非是多读书多写作,而“鸿雁传书”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
2在军训中蜕变成长
【 洋洋|孩子喜欢“不补课”的暑假】授枪仪式、打靶训练、沙盘对战、红蓝军对抗、坦克体验、野外生存、包扎练习……暑假伊始,和平区鞍山道小学三年级男孩垄垄第一次离开家人,与小伙伴们在北京昌平参加了七天六夜的军训夏令营活动。
“立正”“稍息”“向右转”“齐步走”……随着教官一个个响亮的指令,垄垄头戴军帽、脚蹬军靴,精神抖擞地进行着军姿训练。虽说戴帽、脱帽、立正、稍息、报数等动作看似简单,但要做到位可真不容易,一遍、两遍……烈日炎炎,汗水很快湿透全身,他不厌其烦地做着同样的动作。“不能随便说话,不能乱动,每次集合要做到快、静、齐。”入营第一天晚上,垄垄在给妈妈录制的“晚安”视频中说,他想揉揉又酸又麻的双腿,但一看到教官那威严的“川”字眉头,便坚持挺直身板一动不动。
- 郑兵$「诗歌欣赏」郑兵:那条河
- 孩子们&马鞍山市雨山区:趣味闯关“乐翻天”
- 诗尼娜#泰王后苏提达为何不受人们待见,却喜欢曾被贬的西米拉和诗贵妃?
- 独孤九剑!风清扬为何不喜欢岳不群 答案说出来, 许多人愣住了!
- 宝石|翡翠价值也受款式影响,不同款式工艺要求也不同,你喜欢哪一种?
- 成年|“成年未长大”:你不得不承认这一届孩子跟我们那时不一样
- 妒忌|越是不想你好的人,越喜欢用这种方式跟你相处,尽早察觉及时远离
- 新媒体|“走进”新闻现场,孩子们感受媒体人的担当
- 李婷!“把爱带回家——送法到家让孩子健康成长” 赤壁市2022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启动
- 孩子们#麦子店街道举办少儿游园会,冬奥主题项目让孩子玩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