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槌|明朝大清官郭朴,摆寿宴送每人一个棒槌,最后宾客纷纷出高价买走

【 棒槌|明朝大清官郭朴,摆寿宴送每人一个棒槌,最后宾客纷纷出高价买走】

棒槌|明朝大清官郭朴,摆寿宴送每人一个棒槌,最后宾客纷纷出高价买走
文章插图

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位著名的清官叫郭朴,因其入职内阁,百姓称其为“郭阁老”,其老家在今河南安阳,在安阳郭阁老可谓家喻户晓几乎无人不知。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乙未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侍讲、侍讲学士。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任礼部右侍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冬,任吏部尚书。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三月,因父亲过世,为父守丧。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四月,夺情视事。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三月,兼任武英殿大学士,入职内阁。明隆庆元年(1567年)九月,致仕回籍,隐居老家安阳。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十八日过世,享寿八十三岁,追赠太傅,谥文简。
郭朴隐居时曾赋诗咏怀:“茅厦三间蔽日,槿篱四面遮风。几上一编农谱,壁间几幅耕图。”在安阳百姓的眼里他根本不像一个曾位居宰相的人。坊间皆传“安阳郭阁老从不与人竞,邻人化之”,百姓都传安阳的郭阁老从来就不与别人争执,其邻居都被他感化了。人们把郭朴居所的街道称作“仁义巷”。关于郭朴的仁义的故事、趣事还真是不少,今天就来说一个。


棒槌|明朝大清官郭朴,摆寿宴送每人一个棒槌,最后宾客纷纷出高价买走
文章插图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九月,郭朴回老家探亲,贵为阁老岂能不知民间疾苦,于是独自一人打算深入乡村,体察民情一番,一路走到了安阳的凤凰岭,恰巧刚刚走过一段土路小坡,听见身后有人呼喊“前面的老哥,等一等”郭朴闻声回头一看,一位中年男子正推着小车载着一车棒槌,吃力的往坡上推。男子见郭朴停下脚步回过头,赶忙说“老哥,帮帮忙,坡陡车重,帮忙推下车吧!”郭朴见状快步上前,帮忙将车推上了土坡。起初这一声“老哥”把郭朴叫楞了,整日在朝中忙于政事,哪里会有人叫他“老哥”,若非回乡怎能听到如此亲切地称呼,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男子来自林县,以贩卖棒槌为生,家中尚有八十多岁的老母。男子不停说着:“有劳了,老哥,有劳,多谢多谢”。郭朴说:“你这一声老哥听着顺耳,我认下你这个兄弟了”。男子愣住了,郭朴连忙说道:“既然你我称兄弟,老哥有一事相求”“老哥你说只要我能帮上忙”“你这自己做的棒槌,帮我准备一车,过几天八月十五准时送到就行”“放心吧,老哥一定送到”。男子心中纳闷中秋要我送一车棒槌干什么?因为郭朴帮了他,男子也没多想,郭朴告诉他送货的地址,二人分手道别,各走各路。
转眼间,八月十五到了,郭府上下好不热闹,原来中秋这天恰巧是郭朴的寿辰,大小官员,商贾乡绅,齐来道贺。临近中午,大家都等着郭府的寿宴,可是迟迟不开席。家人催问郭朴宾客都等着呢,怎么不开席呀?郭朴不紧不慢地说:“有客未到,稍等片刻”。一众宾客也是摸不着头脑。猜想可能有大人物到来,大家只好等着。不多时门外有人来报,说一个卖棒槌在门口说找他老哥,说要送来一车棒槌。问他老哥叫啥也说不清。郭朴笑着说“出门迎客”。


棒槌|明朝大清官郭朴,摆寿宴送每人一个棒槌,最后宾客纷纷出高价买走
文章插图

郭朴出门把男子接进府内,安排他入席,坐在自己身边,贺寿的宾客不知这位是什么人,有人便问:“今日乃郭阁老寿辰,不知这位贵客是…”,郭朴忙道:“这是我结交的兄弟,卖棒槌的兄弟,今日前来为我祝寿,带来一车贺礼,我送大家每人一个。”男子一脸茫然,哪知道自己的这位老哥就是“郭阁老”,宾客更是一头雾水。郭朴看着大家说道:“我这兄弟家中还有80岁的老母要奉养,家中并不富裕,这棒槌算是见面礼,大家也给些回赠,算是诸位的心意吧。”说完郭朴拿出10两银子送给了男子,男子推辞不掉只能收下,大家见郭朴对这位兄弟有情有义,于是大家纷纷慷慨解囊,顷刻间,银两有几百两之多。男子拜谢老哥和众宾客,由于着急回家赶路,男子拜别郭朴,临别前,郭朴对他说:“好弟弟,这些银两回去置些土地,好好种地以养家糊口,好生侍奉老娘,切莫挥霍,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