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好怎么写( 二 )


若一味方折 , 则显板滞、生硬 , 纯用圆转则又俗滑、疲软 。总之临习中要多观察 , 创作中要多思索 。
重按轻提:楷书中的一些笔法 , 如顿笔回锋挫逆等 , 在行书的运笔中已经不再应用或很少应用了 , 更多运用的是顺势提、按的运用 。凡轻细之处需收笔轻提起 , 速度稍快 。
而粗重处则需将笔重按下 , 速度稍缓 , 当然 , 笔画轻重粗细的交替要有合理的起浮过程 , 不可大起大落 , 忽轻骤重 , 应使其自然 。提按处在行书中几乎随处可见 , 一字之内的提按变化如《集字圣教序》中的:一画之内也当有轻重之别 , 如:至于一篇之内的根据章法的需要而出现的轻重布局 , 也是行书作品中屡见不鲜的 。
历代书家对此各有体会 , 我们仔细品味后面作品即可领会提按在行书书写中的妙用 。运腕得宜:“书法之妙 , 全在用笔 。”
今天看来 , 有人以为前人这个论断未免偏颇 。其他如章法、墨法之类固然也很重要 。
但书法是线条的造型艺术 , 提高线的表现力往往是书法家毕生追求探索的 。章法、墨法之类也离不开线条去完成表现 , 而线条的表现力全在于笔的运用 , 因此 , 前人的说法可谓一语中的 , 不容忽视 。
谈到用笔 , 不能不提到运腕 , 二者是不可分 。这一点初学书法的人往往容易忽略或不甚明确 。
前面提到笔的运动可以组合出秀美、雄强、古朴、稚拙等不同风格的作品 , 那么用笔的关键是什么呢?当然 , 是大脑 , 但大脑的设想是靠指、腕、臂的合理配合来完成的 , 指过于细弱 , 精巧处或许尚可 , 总体上却力不从心 。谁也不能运指写出盈尺大字来 。
臂又过于粗大 , 写榜书或许差强人意 , 然要精到完美却难尽如人意 。那么只有腕居中承启 , 能兼领二者的功能 。
尤其是行书的灵动精妙处 , 有时全凭腕的运动来完成 。运腕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腕要有意识地指挥毛笔左右挥洒 , 疾徐提按 , 使转变幻 。
以使书写效果灵动流畅 。举例来说:写百字时百笔落纸后腕须往左倾推笔向右 , 至横的末端即刻腕须转向右摆 , 提笔带过再向怀内压至小竖折处提锋向右上 , 使转带下向内提笔作点收 , 这一系列的运动都是腕的左右推移转动 , 如果光靠臂来运动则显然难以准确地使笔恰到好处地写出轻重变幻的线条 , 一些灵巧之处更难准确地表现出来 , 写半尺以内的字则显得费力不讨好了 。
2. 行书怎样写的又快又好 就学习书法而言 , 多数人认为先学楷书 , 这是基本功.今天有些人认为可以直接从行书入手.并且有些人竟然颇有成效 , 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 , 顾名思义 , 一个偏重楷书 , 一个偏向于草书.行与草分述于下:
行书是继草书、楷书之后 , 出现的一种书体 。相传是后汉桓、灵帝时一位书法家刘德升所创 , 西晋时期的卫恒的《四体书势》里讲:“魏初有钟(繇)、胡(昭)两家 , 为行书法 , 具学于刘德升 。”可惜刘德升没有留下墨迹 。
什么叫行书呢?简言之是在楷书的基础加以小的变化 , 书写起来很简便的书体 , 故而与楷书相间流行开来 。行书是介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 , 它不象草书那样难写难认 , 又不象楷书那样严谨端庄 。所以古人说它“非真非草” 。它的特点是运用了一定草法 , 部分地简化了楷书的笔画 , 改变了楷书笔形 , 草化了楷书的结构 。总之它比楷书流动、率意、潇洒 , 又比草书易认好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