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姓氏中有哪些姓"LI"(四声)的 ▲厉姓:
厉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据《风俗通》记载,周代曾谥齐厉公,他的子孙便以谥号为姓,称为厉氏 。据史料查证,春秋时期,即从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起,12诸侯各守疆土,共称周室,其中封于齐的厉公秉政于前824—前816年 。厉公的后人不忘先祖,均以谥号为姓,形成厉氏 。齐厉公被尊为厉姓始祖 。“威弭郡盗,名重文坛 。”厉氏中曾有唐代的道州刺史厉文才使一郡大治 。清代的厉鸮工诗文,成为力主大江南北文坛20余年的先贤 。云阳厉氏的始祖为汉魏郡(河北省临漳西南)太守义阳侯厉温,温公的儿子名友,寄志于山林之间,坚辞汉帝所封的谏议大夫,高隐养志,放浪形骸 。温公的孙子有次宗和次元两个,其中次宗被授金吾右千户,子孙世居北地 。至宋靖康年间,北国尽陷金兵之手,厉温的裔孙厉介,字倬人,绍兴年间以举荐任至东京留守,南渡后,先随驾浙江,定居余姚,后来,又由余姚的东阳徙至丹阳,为丹阳厉姓始祖 。厉氏在丹阳的繁衍发展中,由于天灾人祸,族中前谱荡然无存,以前的先祖无从考证,后于明正统年间,厉介的裔孙厉国华,任至福建布政使,致仕还乡后,致力于查询线索,征集资料,为辑谱做了大量工作 。清乾隆年间,厉国华之后人厉靖,以国华搜集的资料为底本,辑成新谱,厉国华被尊为丹阳厉姓始迁之祖 。国华的曾孙有永泰、永隆、永安、永志4个,从此开始,丹阳厉氏辟为4个分支 。至清道光十七年(1827年),共历16世(余略) 。
▲栗姓:
栗姓的原姓为李,安使之乱爆发后,长安城中的李隆基西去蜀地,在那时有一个李姓王孙与皇族走散,隐与渭河以北的一座山谷中!而后为敝人耳目,把李通为栗姓!此外,满族中有栗姓 。栗姓也是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北京、天津、安徽等地 。如果是河南的有很大的可能是来源于大槐树迁民的后人 。比如:临漳县栗岗村:明洪武十八年,漳河发大水,将原岗村冲毁,后以栗姓为主的村民南迁,另建新村,取村名栗家岗村,后简化为栗岗村 。栗岗村现有耕地1314亩,农业人口1152人 。栗辛庄:据查,明初,栗姓人山西洪洞迁此定居,故名栗新庄,后演变为栗辛庄 。栗辛庄耕地面积1230亩,农业人口1103人 。泰安市泰山区栗林庄:因村近栗姓坟地,初名“栗家林”,后演化为“栗林庄” 。山东苍山县芦柞乡小卞庄有200多家姓栗的,离老家---栗堡不远,才10里路 听说是道光年间遭难了 被抄家了 灭门之灾 很多逃跑了 跑的全国各地都有 附近乡镇也有不少栗姓同宗 比如长城镇 三合乡,江苏邳县(邳州市) 。
总的来说,栗姓人少而且分散在大江南北,从东北到中原 从华北到南方湘粤台湾等省均有栗姓后人 。
▲励姓:
始祖释褐公讳裳,号乐闲,为宣州通判,丁母忧,制满起复时秦桧欲杀赵鼎、李光、胡铨三人 。有江西运判张常先笺注前帅张宗元与张浚诗,言于朝,其词连逮者数十家,将诬以不轨而尽去之,公亦与焉 。狱成,幸天理昭然,桧病不能书,获免于难 。公遂致仕,携家渡淮,往弟衮任所,是时衮为余姚县丞,二公见姚邑风俗之美、山川之秀,遂卜居焉 。传至十三世悦公号梅隐由从山迁居梅川乡 。是为梅川始祖 。
▲利姓:
利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利氏有三个来源 。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祖名利贞,其后代中有利氏;周朝时楚国公子的封地在利,因此被称为利氏;北魏时,叱利氏也改称为利氏 。有说认为利氏与李氏同宗,因为李氏来源之一是避难时,遇李树解渴的理利贞,他还是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祖先,其后代中就有以他的名字利为姓氏的 。周朝时,楚国公子的封地在利,因此他的后代就以邑名为姓氏,称为利氏 。北魏时,叱利氏的后代也有改称为利氏的 。据《路史》载:老子之后有利氏 。老子祖名利贞,后为氏 。又《姓纂》记载:“楚公子食采于利,因以为氏” 。望出河南 。
- 阁草书怎么写
- 垒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 如何测试前端代码怎么写
- 易语言支持库怎么写
- hamburger的音标怎么写
- 一至六的英语怎么写
- 作文短篇小说怎么写
- 我想对你说开头怎么写
- 函数单调区间怎么写
- 手术申请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