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大雅·皇矣》 2、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声音不足听于耳与?——《孟子·梁惠王下》 4、又如:声色货利(音乐、女色、货物、财利 。
泛指旧时统治阶级所追求的物质享受);声诗(乐歌);声尘(音乐) 。又专指古代指挥作战的钲、铙、鼓等乐器的声音 5、变非声章,弗能移也 。
——《国语》 6、声望,声名(名声)〖reputation〗 7、文王有声 。——《诗·大雅·文王有声》 8、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
——《孟子·离娄下》 9、臣闻古人有辞天下而无恨色者,臣闻其声,于王而见其实 。——《吕氏春秋·过理》 10、又如:声气(名声;名气);声名煊赫(名声显赫);声芳(美好的声名);声施(名声流传);声烈(显赫的名望);声名人(有名望的人);声位(声望与地位) 口信;消息;传说〖information;news〗 1、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汉书·赵广汉传》 2、又如:声传(传闻之事);声论(犹舆论);声闻(音讯,讯息) 3、声威;声势〖renown;prestige〗 4、声威天下 。
——《战国策·齐策》 。注:“势也 。”
5、又如:声教(声威与教化);声焰(声势气焰);声振寰宇(名声威势振动天下 。形容声威极盛);声乡(犹声势);声张势厉(声势煊赫);声势重灼(声威气势逼人);声势赫奕(声威气势盛大显赫);声势汹汹(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 。
多含贬义) 6、汉字的声调〖tone〗 。如:声病(诗、词、曲的声调、平仄,不合于规定的律则、标准);声颡(腔调);声律(诗赋文章的声韵与格律);声比(音调相谐);声文(泛指音调);声曲(音声曲调);声度(犹声调);声客(犹言声调) 言语,口音〖speech〗 1、与人罕言,语类楚声 。
——明·魏禧《大铁椎传》 2、又如:声嗽(言语) 指汉字的声母 。汉字字音的一部分,指一个汉字音节开头的音(initialconsonant(ofaChinesesyllable) 声 shēng 【动】 发声〖makeasound〗 。
如:不声7a64e59b9ee7ad9431333431336662不响;声张(作声;张扬);声哄(哄闹);声咳(咳嗽声);声唤(呻吟,因痛苦而叫喊);声屈(喊冤) 声称,宣扬〖claim〗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2、又如:声云(犹声言);声兵(宣布出兵);声述(声明陈述);声叙(明白陈述) 3、吟咏;乐歌〖sing〗 。
如:声伎(指歌舞等技艺) 听〖hear〗 目不得而色,耳不得而声,口鼻不得而臭味 。——清·谭嗣同《仁学》 1、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time〗 2、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又如:几声抽泣;几声鸟鸣 。
5.廖字的草书怎样写“廖”字草书写法:
1、第一种:书家——赵孟頫,出自——真草千字文 。
赵孟頫擅长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 。
2、第二种:书家——边武,出自——千字文 。
元代边武书法《行草千字文册》,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边武生卒年不详,字伯京,甬东生、玉蓑渔者 。燕京(今北京市)人,一作陇西(今甘肃)人 。行草专学鲜于枢,时有乱真者 。善墨戏花鸟,有枯木竹石图 。
3、第三种:书家——王宠 。
王宠行草书法,注重笔墨轻灵虚和,结构欹侧多变,章法通脱自然,点画较质直、线条少映带的格调相较,颇多变异之趣 。王宠的书法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字里行间透出的那份空灵、舒朗,这份美感源自恬淡自适的生活中所孕育出的高旷的人品,而绝非才力、技巧所能展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