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辛弃疾最悲凉的一首词,豪迈背后尽是柔肠,读罢内心尽是沧桑
文章插图
辛弃疾有着出色的个人能力,在南宋那个重文轻武的朝代,辛弃疾可以说是难得的文武全才,即便是这样,早年就已经纵马几进几出金营的辛弃疾,依旧没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只能借助于诗词表达自己的感慨。“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做梦都想完成的事情,但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就是没能完成。可辛弃疾依旧以他特有的方式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疆场不得已驰骋,但他却将豪放派的词风发扬光大,诗词间永远不会缺少那不屈的斗志与豪放不羁,“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壮志难受的苦闷逾越千年依旧令读者感同身受。
文章插图
有一件事我们不得不承认,就是那些豪放派、乐天派的人,他们其实遇到不顺利的时候也郁闷,他们与常人不同的是,他们能够自己开导自己。那些豪放的作品,正是他们用来鼓励自己而创作的,那一声声的怒吼,也是在向自己发出的。辛弃疾不光有豪放,豪放之余他也有悲凉之作,读起来感人至深,令人难以忘怀。
文章插图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离别是人生的常态,也是诗词中最常见的一种主题。古人的离别是一朝分别再见已不知道何年何月,因此古人特别重视离别,除了十八里相送之外,他们还会在内心感情最激动的时候赋诗一首,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如此脍炙人口的诗词便这样被创作并流传下来。辛弃疾的这首词也是一首送别词,诗词的开头便以三种悲切的鸟鸣声来表达花凋零的悲怆之情,伤春配上离别,诗人内心的感情一下子就通过情景表达了出来。
文章插图
诗人紧接着又列举了各种离愁别恨的故事,“马上琵琶关塞黑”引用的是昭君出塞的典故,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看燕燕,送归妾”引用的是春秋时卫国庄姜望着燕子双飞、远送归妾的典故,以此来进一步表达自己离别的处境。诗词的下阙继续将自己的豪放与悲凉展现出来,“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引用的是汉将李陵身经百战,在抗击匈奴的战斗中被匈奴俘虏,最终投降了匈奴。苏武出使匈奴,结果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塞北牧羊艰苦异常,苏武依旧守节待得归汉之时,李陵送别苏武基本上便是“故人长绝”,再也不见了。引用典故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将也与友人天各一方,难以再见。
文章插图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借用典故荆轲刺秦,易水边的那一次离别,将永久的分别,诗人列举了一个又一个的分别场景,让读者读起来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情感上的冲击,联想到诗人的这次分别,更感到无比的悲凉。“谁共我,醉明月”,此时作者一语双关,一方面表达自己送别友人之后,没人陪他共同月下饮酒,挚友分别让他感到了阵阵无奈。再者又与他壮志未酬有关,没有一个能与他肝胆相照一起共谋大事之人,这让他在前进的路上感到有些独木难支。辛弃疾豪迈背后尽是柔肠,读罢内心尽是沧桑,留下阵阵的悲凉。
- 焦釜&为表达“我好穷”,苏轼辛弃疾都写过大作,前者实惨,后者太调皮
- 马如飞#一首词里写下9个“愁”,能让苏轼笑哭,远不及辛弃疾的一句吐槽
- 宋宁宗#大宋“莽夫”辛弃疾,活着不能征服敌人,死后就征服敌人的后代
- 辛弃疾#这首千古名词, 最后两句无人不知, 写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 辛弃疾#此人写过一篇经典诗词流传至今,他写文章说皇帝是软蛋,他是谁
- 鸣蝉&辛弃疾一首《西江月》,写出了乡村夏日夜晚景象,农村孩子都见过
- 残疾人|职场中,决定地位的“硬核指标”,与领导叫板的“筹码”你有吗?
- 时之路#小寒时节,梅花清绝而生,一阙梅花词,感受辛弃疾与梅花的情缘
- |诗词丨为什么说:“少不读苏东坡,老不读辛弃疾”?
- 辛弃疾@秦始皇霸气的一首诗, 仅仅最后一句, 2200多年无人能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