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古|生于乱世,自号不系舟渔,《四库全书》评价他为“元季之铮铮者”( 二 )


|谭古|生于乱世,自号不系舟渔,《四库全书》评价他为“元季之铮铮者”
本文图片

▲小河川底村河域
陈高出游 , 先后到温台、吴中、淮楚等地 , 与各地文友诗词唱和 , 拓展视野 , 增加见闻 , 那是他人生中一段难得的快乐时光 , 比如陈高到临海拜访好友朱伯贤 , 与朱伯贤的一班朋友携酒游丰山 , 上绝顶 , 望大海 , 在寺院中听梵音 , 在松树下喝酒吟诗 。 然而游子在外 , 客居旅舍之时 , 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 让他苦恼的是 , 飘然一身 , 功业无成 , 有时听到窗外的鸟声 , 更添愁绪 , 如在《戊子元日客中有感二首》中有写道:“慈乌绕树声哑哑 , 新年见汝更思家 。 ”在吴中客舍 , 他遇到好友林齐 , 他乡遇故知 , 这种快乐难以言表 , 随撰《林希颜归永嘉序》 。 在外漂泊经年 , 背负着空空的行囊归家 , 这种苦闷和惆怅 , 喜乐与哀愁 , 都化为一首首诗文 。
|谭古|生于乱世,自号不系舟渔,《四库全书》评价他为“元季之铮铮者”
本文图片

元代初期曾取消科举制度 , 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 将官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北方人)、“南人”(南方人)等四个等级 , 最下等的南人士子几乎被剥夺了为官的权利 。 虽然在元帝国中后期 , 朝廷恢复科举取士 , 然而南人中举的比例很少 , 尽管如此 , 汉族士子仍趋之若鹜 。
至正四年(1344) , 陈高应行省试 , 上书秘书卿台哈布哈 , 请变更积弊 , 使所试之文 , 必欲其理明辞确 , 议论有余 , 格律高古、典雅精深 , 建议清除骈俪浮华习气 , 以振一代文风 。 台哈布哈是一代学者 , 可惜并未被采纳陈高的建议 。
|谭古|生于乱世,自号不系舟渔,《四库全书》评价他为“元季之铮铮者”
本文图片

▲《陈子上存稿》 明成化元年序刊本抄本
(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藏)
至正十三年(1353)冬 , 陈高赴京参加进士考试 。 次年 , 参加廷试 , 中三甲 , 赐同进士出身 , 时年四十岁 。 其座师为著名的文学家、晋陵张翥(1287—1368)赏识陈高的才华 , 朝中翰林学士承旨欧阳玄、吏部侍郎贡师泰等名臣也对陈高的才华极为推重 , 推荐他入国史馆 , 将来还拟重用 。 能在京师为官 , 是多少士子梦寐以求的好事 , 美好的前程在他眼前铺展 。 然而陈高拒绝了座师的安排 , 他以方便照顾年事已高的母亲为由 , 请求放任外地为官 。 张翥尊重陈高的选择 , 授庆元路录事 。 庆元路即宁波 , 邻近故乡温州 。
陈高为何作此选择?他并非是寻章摘句的儒生 , 而是胸怀抱负的人才 。 在陈库《陈氏宗谱》中 , 陈高名字旁标注的并非“诗人” , 而是“理学名臣” , 若论永嘉理学的薪火传人 , 陈高当之无愧 。 “为天人立心 , 为生民立命 , 为往圣继绝学 , 为万世开太平” , 向来是理学士子自觉担当的使命 。 陈高在给好友孔正夫的一首诗中有所流露:“把文南省已惊俗 , 对策明堂定绝伦 。 桐树朝阳鸣彩凤 , 桃花春浪化金鳞 。 ”(《送孔正夫赴会试》) , 他祝愿好友“鸣彩凤”“化金鳞” , 其实也是激励自己匡扶社稷 。 如今有机会入仕 , 他也想在地方上一展抱负 。
|谭古|生于乱世,自号不系舟渔,《四库全书》评价他为“元季之铮铮者”
本文图片

▲《不系舟渔集》
民国十七年《敬乡楼丛书》本
在庆元路任上 , 陈高明敏刚决 , 吏不敢易 , 民不敢欺 。 只可惜朝廷腐败 , 各地反元势力蜂拥而起 , 其中台州人方国珍部队趁机占据了温州和台州 。 陈高目睹世道混乱 , 才志难伸 , 便心生退意 。 方国珍时任江浙行省左丞 , 独霸一方 , 他素知陈高有济世英才 , 想将他延揽入幕 , 欲授陈高为慈溪县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