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泰戈尔访华,鲁迅却在宴会中拂袖而去,直言:一塌糊涂

前言:
上个世纪初期 ,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泰戈尔不仅凭借着文学造诣深受胡适等人的欢迎 , 更因为他身上的平等和反抗精神成为许多青年人的“导师” 。
不过泰戈尔第一次来中国并不那么愉快 , 虽然有梅兰芳、徐志摩等人的欢迎 , 但在欢迎宴会上 , 鲁迅却愤怒离场 。
|1924年泰戈尔访华,鲁迅却在宴会中拂袖而去,直言:一塌糊涂
本文图片

事实上 , 鲁迅虽然文笔犀利 , 给人留下的感觉也比较严肃 。 但对于泰戈尔 , 鲁迅一直将其视为“自己人” , 甚至希望中国也能出现泰戈尔这样的文人 。
宴会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鲁迅拂袖而去呢?想要探究其中原因 , 还要从泰戈尔说起 。
倡导平等的泰戈尔
泰戈尔出生于印度 , 有趣的是 , 泰戈尔与鲁迅一样都出生在名门望族 。 在印度文化中 , 泰戈尔是高种姓的贵族 , 从出生就享受着种种特权 。
|1924年泰戈尔访华,鲁迅却在宴会中拂袖而去,直言:一塌糊涂
本文图片

事实上高种姓是外来侵略者对印度本土原住民的一种压迫 , 侵略者与本地人通婚的后代是高种姓 , 不用从事体力劳动 , 还可以享受一切资源 。
【|1924年泰戈尔访华,鲁迅却在宴会中拂袖而去,直言:一塌糊涂】而本地的原住民则属于低种姓 , 生来就注定了劳苦的一生 。 可以说低种姓的后代基本上没什么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 , 因为高种姓是当初白人的后代 , 与低种姓在外貌上就有明显不同 。
|1924年泰戈尔访华,鲁迅却在宴会中拂袖而去,直言:一塌糊涂
本文图片

作为高种姓的泰戈尔享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资源 , 却没有因此将自己视为高人一等的存在 。 在印度传统思想与西方思想的碰撞下 , 泰戈尔成为了一名爱国主义诗人 , 也成为了反对高种姓特权、倡导男女平等的先驱 。
在印度国内 , 泰戈尔用笔激励大家爱国、自由 , 同时也用诗歌带给大家宁静与美好 。 在全世界都在称赞泰戈尔的时候 , 中国同样在拜读泰戈尔的诗歌 。
|1924年泰戈尔访华,鲁迅却在宴会中拂袖而去,直言:一塌糊涂
本文图片

除了文学上的造诣之外 , 泰戈尔的诗被许多人当成精神力量的加油站 。 尤其在爱国青年眼中 , 泰戈尔的诗代表着进步与抗争 。
鲁迅与泰戈尔
作为同样以笔为武器的文人 , 鲁迅自然也看过泰戈尔的诗 , 而且将泰戈尔当成导师一般的存在 。
|1924年泰戈尔访华,鲁迅却在宴会中拂袖而去,直言:一塌糊涂
本文图片

在鲁迅眼中 , 泰戈尔将印度的声音传到了国外 , 更将印度的文化传向了世界 。 可在当时的中国 , 没有人可以像泰戈尔一样走出国门 。
更为重要的是 , 泰戈尔的国家与中国存在着类似的状况 。
印度属于英国殖民地 , 而当时的中国属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 在国家性质上 , 泰戈尔和鲁迅等人没有特别大的差别 。
|1924年泰戈尔访华,鲁迅却在宴会中拂袖而去,直言:一塌糊涂
本文图片

泰戈尔的诗歌代表着真实的印度文化 , 并用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向大家介绍印度 。 可当时的中国却被世界误解着 , 因为没有真正有影响力的人将真实的中国传播出去 。
泰戈尔的成功经历给中国文人许多经验 , 鲁迅也希望中国能有像泰戈尔这样的人 。 对内可以引领革命的舆论 , 对外可以改变世人对中国的偏见 。
不过泰戈尔第一次访华后 , 鲁迅就对他的态度有了很大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