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白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茯苓的用量及禁忌( 三 )


、(三)白茯苓
白茯苓,中药名 。为药材茯苓块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通常为中药饮片 。古人称茯苓为“四时**”,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 。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但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
、(四)茯苓糕
、茯苓糕的传说
茯苓糕,又名“复明糕”,是闽南民间传统手工食品 。它来源有这样一段传说 。清兵入关建立清王朝后,对广大人民实行“留发不留头”的民族压迫 。顺治五年(1648)农历八月廿六日,清兵攻陷同安,**3天,三万多无辜百姓惨遭杀害 。同安一带百姓,在郑成功“抗清复明”的旗帜下,奋起反抗,和清兵开展长期的“拉锯战” 。为了便于大规模开展有组织的反清活动,城内有位姓李的商人,就蒸了一种糕叫“复明糕”,意在恢复明朝,每片糕里藏有一片纸条,上面写着联合行动的时间、地点和讯号 。这样,属于“抗清复明”组织的基本群众买到“复明糕”后,便自觉地参加到搞清行列 。当时还有一条规定,即小孩不准吃“复明糕”,主要是怕小孩不懂事,吃“复明糕”容易泄漏字条的** 。所以,至今同安还有放牛娃和捡猪粪的小孩别想吃“复明糕”的俗语流传 。因为“复明”与“茯苓”的方言语音相近 。所以,代代相传就把“复明糕”叫成“茯苓糕” 。
、茯苓糕的做法
配方:茯苓50克 面粉450克
制作:
(1)把茯苓烘干,打成粉,与面粉混匀 。
(2)把茯苓、面粉混匀,加入发酵粉,用清水揉合成面团发酵,发好后制成5厘米见方一块的糕状 。
(3)把茯苓糕上笼用武火大气蒸熟即成 。
食法:每日1次,早餐食用 。
功效:健脾渗湿,宁心安神 。高血压气虚湿阻型患者食用 。
、茯苓的食用方法
、(一)茯苓的常用食法
、开胃汤
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30克,鲜、干鸭胗各1个,煮汤饮服 。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 。
、茯苓豆腐
原材料:茯苓粉20g、豆腐500g、胡萝卜、香菇适量(3人份量)
烹调方法:将茯苓粉与豆腐伴和均匀,用盐、料酒调味,再将胡萝卜和发好的冬菇放入锅内炒至半熟,然后将豆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小火慢慢焖煮,*好调味起锅食用 。
健脾化湿、消食减肥,由于此药膳中主要食材是豆腐,因此患有肾功能不全、痛风的人群不宜多吃 。
、荷叶茯苓粥
食材: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砂糖适量 。
做法:
1.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去了荷叶渣的汤中;
2.同煮成粥,出锅前加白砂糖调味即食 。
此粥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者有辅助**作用 。
、(二)茯苓的附方
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 。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伤寒论》五苓散)
治小便多、滑数不*: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 。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 。稀米饮调服之 。(《儒门事亲》)
治水肿:白水(净)二钱,茯苓三钱,郁李仁(杵)一钱五分 。加生姜汁煎 。(《不知医必要》茯苓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