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态度怎么写( 二 )


《谈读书》首先说的是读书的三种功用,即:怡情、傅彩和长才 。
“怡情”使人即使独处幽居也可不失生活的情趣,“傅彩”使人善于言辨或烘托气氛,“长才”则使人圆观周览,于待人、接物、进业,更加精熟完满 。其次,文章谈如何读书 。书有好坏优劣,开卷未必有益,因此颇需区别对待: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多数只需大体浏览,少数则须认真阅读、仔细消化 。再次,是说书犹镜子,可以映照出多种人生样态,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有明智者读书,既能入乎其中,又能出乎其外,将立身处世、做人之道与书本中传递出来的人生智慧和经验结合起来,修饰剪裁,去留取舍,全在一心,所谓“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第四,是说书如良药,可以疗治各种心智缺陷 。不同书籍,各有专能,史使人明智,诗使人灵秀,科学使人深刻,逻辑使人善辨,所以,读书也应因人而异,正如治病理当对症下药一般 。
此外,人只能在某一有限时空之中生存,故其人其书总难免缺漏之处,后人站在前人肩上,往往在某些方面能够超越前人,但是前人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永远不可鄙薄 。因此,文章还提醒我们,读书时虽不可尽信书上之言,然而也不能存心诘难作者 。批判的阅读精神正应落实到宽容的接受态度上,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最后,此文还有一可书之处,即其文风简练,措辞精到,与其思想稳健警辟的特点恰好相配,王佐良先生的译文雅驯流畅,凝炼干净,是译界公认的一流译品 。总之,斯人、斯文、斯译使《谈读书》完全属于培根自己所说的少数值得仔细品味、认真消化的作品之列 。
5.关于读书态度的名言,短一点,是读书态度的中国古代读书名言10则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
——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阿宝》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 。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 。
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 。
……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
——郑板桥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邹韬奋《韬奋文集》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
——赵树理 ②西方读书名言10则 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 。我读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因 。
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惟一正解的方法 。——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