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八一特辑|著名军旅作家为长岛老兵曾聚云新书《青春记忆》作序( 二 )


成长小说刻画人物成长可以有多种方式,可以是教育提携式,比如《青春之歌》中江华、卢嘉川对于林道静;可以是扶植培养式,比如《欧阳海之歌》中指导员对于欧阳海。《青春记忆》中以李兰军为代表的女战士的成长,作者用的是比照与自省式手法。尽管小说中王指导员和排长刘铁对李兰军她们也有教育帮助,但更触及她们灵魂,促使她们奋发的动力,来自跟父辈群体和男兵群体自觉比照中的自省。
长岛|八一特辑|著名军旅作家为长岛老兵曾聚云新书《青春记忆》作序
文章插图
【 长岛|八一特辑|著名军旅作家为长岛老兵曾聚云新书《青春记忆》作序】《青春记忆》,这书名很有内涵。一看书名就会想到,这是一个追忆成长的故事。没错,这部小说是写父母辈与晚辈两代军人人生的小说,着力书写了父母辈、男兵、新一代女兵三个群体。
新一代女兵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小说成长的主体。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学招生政策没有恢复,青年学生的人生之路只有两条,一条是“上山下乡”,一条是当兵。军队为照顾部队干部子女,开了一个内部招兵的口,一批部队干部子女高喊着“保卫祖国”的响亮口号,走进了军队行列。小说中由李兰军、梁南、章一文、陈宁平等一群“高干千金”组成的通信连电话排一班,就是当时部队内部招兵的一个缩影。
毋容置疑,这一群体具有一般农村入伍的男兵们所欠缺的优长。她们都是军人家庭出身,在军营里长大,她们身上或多或少都受着父辈的影响,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较强,崇尚军人、崇尚英雄、积极进取。她们有文化,见多识广,思想开放,性格直爽,敢说敢为,敢做敢当。她们中间更有像李兰军这样,胸怀子承父业,为父母争光这种豪迈志向的优秀子女。
但也得承认,这一群体自小过惯了高干家庭优裕的生活,又都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养成了生活娇气、为人傲气、纪律散慢、自由放任的习惯。这些独特个性与部队整齐划一、纪律严明、少个人意志、多服从整体的军事化特殊要求,与所执行的战备训练和战备工作,格格不入,她们的不适应与基层带兵人的严格要求必然形成矛盾与冲突,成为连队整体建设的负担与障碍。刘铁不愿意当通信排长兼一班班长,就是连队干部对她们感到棘手的客观反映。
小说以比照和自省的手法刻画女兵这一群体的成长,首先书写的是父母辈这一群体对她们思想成熟和迅速成长的影响。父母辈,在小说中是一个背景宏大的群体,这一群体以李兰军妈妈李荪华为核心代表,包括李兰军的父亲、二姨、小姨、舅舅;梁南的父亲、母亲(袁阿姨),王副司令和夫人胡阿姨及仲叔叔;还包括刘铁的妈妈宋华,他们是红军、八路军,是老革命前辈,都是身居军队高位的首长及首长夫人。
父母辈的影响同样包含正与负两个方面。父母辈的正面影响在小说中不是以作者的全知视角,让人物亲自出来表现说教,或直接针对女兵这个成长主体,用“身教”和“言教”来完成,更多的是靠小说中人物以回忆自省的方式来实现。李兰军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她从小说开头到结尾,自始至终都沉浸在对妈妈的思念、担忧之中。父亲在平型关大捷中负重伤上了死亡名单,二姨被敌人将手脚钉在门板上英勇就义,舅舅的背信弃义,她都铭记在心。尤其是妈妈一生的战斗经历成为她人生奋斗的动力。战争年代,妈妈被敌人的子弹穿破肚子流出肠子、生下大哥把孩子托付老乡流着血去追赶队伍、为保护根据地绝密情报与发臭的死人躺在一口棺材里……这些革命壮举永远刻在她心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妈妈主动放弃事业,把支持丈夫工作和教育子女的责任担在自己的肩上,默默忍受着战争年代留下的创伤病痛,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也无半点懊悔;相反,她忠于职守地履行着党小组长的职责,按照建党初衷严格管理着像梁南妈妈(袁阿姨)这样一些“首长夫人”,要大家牢记不只是“首长夫人”,更是党员,要多为党争名誉,不要给党组织抹黑;她把抚养大哥的根据地干娘当恩人厚待,要大哥把干娘当亲娘孝敬,一辈子关照着干娘一家人的生活;妈妈从来没有“首长夫人”的意识,以至于没见过她的袁阿姨在初见时,把她误当作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