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行 火
繁 体 窦
五 笔 PWFD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孔、洞:狗~ 。
2.人体某些器官或组织的内部凹入的部分:鼻~ 。~房结 。
3.端倪:疑~ 。弊~ 。
4.姓 。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名〉
〈动〉
溃决;穿通
(形声 。从穴,卖声 。本义:孔穴)
同本义
4.窦姓的图腾是什么啊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着,且又滞后于语言 。
语言中业已出现的词语,未必当下就有记录这一词语的文字 。传说窦氏产生于距今四千年前的夏代:夏后氏少康(夏启之曾孙)之子“龙”,以窦为氏 。
但那时的文字还没产生,“窦”这个字还没创造出来呢! 从古代文献考察,窦(窦)字的出现不会早于周代,大约就产生于东、西周之间,亦即春秋之际:宣王当政,史籀承命对汉字进行首次规范化整理,整理后的文字统称为“籀文”,也就是后世所称之“大篆” 。春秋时的“知识分子”以“大篆”为工具著书立说,应是自然而然的事 。
所以左丘明《春秋左氏传》中有“后缗方娠,逃出自窦(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 的记载(见《左传·鲁哀元年》),又有“阖门塞窦(窦),乃自后踰”的语句(见《左传·鲁哀十七年》) 。“逃出自窦(窦)”,成了宋代欧阳修认定夏少康之子“龙”以窦为氏的根本依据(见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
所惜者,尽管《左传》流传至今,尽管流传至今的《左传》又有许许多多、不同时代的不同版本,而我们却无缘看到左丘明的原稿《春秋左氏传》,因而也就无缘知晓左丘明写的“窦(窦)”字究竟是什么样?后世人所集“籀文”,似乎也没有收录“窦(窦)”字的形体 。我们所能看到的最古老的“窦(窦)”字形体,就是“小篆”…… 汉字属於以象形为基础的“表意字”体系,有其自己特有的构造规律和表意方式,尽管有其约定俗成的成分在内,而一旦“俗成”,就不能随意妄加臆断 。
我在王大有所绘“当代百家大姓图腾”及其专著《寻根万年中华 中华百家姓图腾始原》一书里,以及“网络”上,频频见到过这麽个“字”──,王大有以之为“窦(窦)”的“古字体” 。说(窦姓)“得姓缘由”是“纪念祖上”,说(窦姓)“始祖少康” 。
但话音刚落,立刻又说“得姓始祖”是“夏少康次子窦龙”;一反史论,硬说(窦姓)“发祥地”是“陕西长安”! 个别窦氏宗亲不辨真伪,欣然接受,视若珍宝,称“(此)窦字是窦姓的来源”,并把它纳入今人设计、绘制的“族徽”里,煞有介事地说什么“此图腾为窦姓图腾,它是古代窦氏家族的族徽,窦姓以贝为图腾,‘贝’是夏商周三代以及前古人交易的货币 。”还说:“买要付出货币,卖要收回货币,‘?’是收货币者的‘头’,以目观看货币之像 。
古代‘日中为市’,为‘穴’所像 。‘穴’的‘宀’是‘日中齐天’的象征;‘八’是‘市场’‘集市’的象征 。”
这类望文生义、胡诌乱侃的表演,不就是许慎在一千九百八十多年前痛斥过的“俗儒啬夫”们于当今的再现吗?他们“翫其所习,蔽所希闻,不见通学,未尝睹字例之条,怪旧艺而善野言,以其所知为秘妙,究洞圣人之微旨;又见《仓颉篇》中‘幼子承诏’,因曰‘古帝之所作也 。其辞有神仙之术焉!’”他们“诡更正文,向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说什么“‘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虫者,屈中也’……” 无怪乎许慎说“其迷误不论,岂不悖哉!”(所引皆见《说文解字·叙》) 关于王大有的“窦姓图腾”及其“说解”,我说的不少了,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 ①,形图案,选录自杜文宇等《百家姓书库·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扉页内里,其封底有文字注明:“图腾设计 王大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