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什么是散文,要怎样写广义的散文 , 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 。不过 , 古代没有“散文”这一个名称;“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时期才有的 。在现代 , 广义的散文包括了除去诗歌、小说、戏剧、影视文学之外的一切叙事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体 , 如秦牧在《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中说 , “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 , 而又具有文学味道的一切篇幅短小的文章 , 都属于散文的范围” 。这样 , 就有了抒情散文 , 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等的分类 。狭义的散文则专指抒情散文 。这是因为随着文体的发展 , 叙事散文中的通讯特写、传记文学、报告文学等 , 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文体 , 各成一类;议论散文则有了专门的名称——杂文 , 也从散文中分了出来 , 剩下的只有抒情散文 , 这就是狭义的散文 。
怎样写散文
A、感受生活 觉察幸福
——散文写作应有丰富感受
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 。有个十岁的小胖墩对着满桌的美味佳肴 , 突然大叫:“我想去死 , 所有的菜都吃过了 , 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妈妈听了感到震惊 , 就去向心理医生咨询 , 大夫开了一贴药“粗茶淡饭” , 并说:“这是一种心理障碍——觉察不到幸福 。现在得这种病的还不少” 。读了这只故事 , 我们不禁感慨 , 母亲的心是伟大的 , 但她的伟大已被一些过度的关心与爱护湮没了 。为人子、为人女都已习惯了这种关心与爱护 , 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麻木 。小胖墩生在福中不知福 , 丝毫不知道母亲的爱 , 更无幸福可言 。同学门是否有小胖墩现象呢?要写好散文 , 首先要有一颗敏感的心 。当今中学生的生活似乎比较枯燥 , 三点一线 , 家庭(宿舍)——教师——食堂 。再加上应试教育的重压 , 很容易陷入机械、麻木状态 。同学们也许会说 , 有什么可感受的?但你如能仔细观察 , 悉心感悟 , 在广阔的学习、生活海洋中不乏美丽的感觉浪花 , 重要的是 , 如何敏感地去捕捉它 。“师生之间”就是学校生活中的永恒的话题 。课内外师生间林林总总的事何其多 , 日久天长师生间结成的友谊何其深厚 , 但为什么就不能“动于衷而形于言”呢?因为已习以为常、熟视无睹了 , 从未细细品味过 。同学们一定记得魏巍写的《我的老师》中的几个细节吧 , 作者的感受是多么细腻 。他就真切地写出了孩子的心理 , 感受到蔡老师爱他们 , 所以蔡老师鞭子高高举起带最后却轻轻落在石板上 。其实 , 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在特定的场景 , 都会给学生以个体独特的感受 , 只是平时你不去注意罢了 。
“父母之情”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写作母题 。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成为写亲情的经典之作 , 就是因为作者把蕴积在心中已久的对父爱的感受 , 通过父子间平凡的交往表现得真实细致 , 令人感动不已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和听众 , 这就是艺术 。”同学们 , 当你外出旅行和求学离家之际 , 依依惜别的父母千叮咛、万嘱咐 , 忙这忙那 , 惟恐不周 , 也许你会感到不耐烦或多此一举 。我们千万不要象小胖墩一样麻木 , 父母所做的一切都因为深深地爱着你 。也许要等到在外生活不便时 , 才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 , 想想那些没有父母的孩子 , 你是多么幸福 。生活中的一个眼神、一声问候、一份礼物、一道摆设 , 无不包含自己独特的含义 , 用心去感受 , “心动”才有“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