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荀子的治国思想研究国者,天下之大器也( 二 )


思想|荀子的治国思想研究国者,天下之大器也
文章插图
二、“国”的价值在提出“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要观点,将“国”视为推动社会发展根本力量且最具价值存在基础上,就“国”的具体价值,荀子从整体分析、作用价值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证其“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重要观点,为其治国思想体系研究展开提供重大意义基础。首先是从整体分析角度论证“国”的价值所在。荀子从历史分析和现实分析两个角度论述“国”之价值。一是历史分析,通过无“国”和有“国”的深度比较深刻揭示“国”之价值所在。荀子说:“天地生之,圣人成之。”又说:“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少顷舍礼义之谓也。君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
思想|荀子的治国思想研究国者,天下之大器也
文章插图
荀子将“能群”视为人类区别于万物最根本特征,由此出发,荀子对社会发展持有进化观点,认为“国”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重要转折点,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重要标志,“国”的创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创新。“国”之工具是较之于“火”的出现抑或“房屋”的建造甚至“文字”的发明等更为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正是因为“国”的出现,整个社会才能充分发挥人类“能群”这个区别于万物最根本特征,充分发挥“国”作为推动社会发展最大工具作用让整个社会运行更为平稳高效,充分激发社会所有资源的潜力推动社会进步从而为社会发展创造巨大价值。二是现实分析,通过深入比较现实社会“强国”和“弱国”之间差异呈现“国”之价值所在。在《议兵》篇中,荀子提出了国家层级说,荀子将现实世界国家分成五个层级,第一层级是齐国,第二层级是魏国,第三层级是秦国,第四层级是桓文之国,第五层级是汤武之国。
思想|荀子的治国思想研究国者,天下之大器也
文章插图
荀子说:“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荀子认为以上五种国家治理能力及价值创造能力从低到高依次分布,不同层级国家社会资源开发程度及其所创造价值存在巨大差异,治理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差异最终决定相关国家强弱之等级,荀子认为国家必须由提高治理能力为切入口整合开发社会所有资源创造巨大价值从而实现国家富强目标。国家间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弱肉强食激烈竞争关系恰恰成为各国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以求富强动力所在,荀子认为上述五个层级国家中只有最高层级汤武之国的仁义兼施方法才是国家治理最高境界,才能将整个社会的所有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充分发挥人类能群根本特性从而创造“国”之巨大价值,才能最后达到天下归心而无敌于天下的王道境界。
思想|荀子的治国思想研究国者,天下之大器也
文章插图
其次从具体作用角度论证“国”之价值所在。荀子认为社会成长基于个体成长,又高于个体成长,“国”能够通过对社会每个个体成长的激发培养以及国家本身对社会发展巨大推动作用两个方面创造巨大价值,荀子通过“富国强民、以政裕民”等重要观念强调“国”之价值所在。总体而言,“国”具体价值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一是发挥从无到有作用,荀子认为“国”是社会发展基本前提,没有“国”,个体生存及社会发展就失去了赖以依存的基础所在,在荀子看来,国家通过必要军队和政府机构维护国家正常运行。“国”能够保护个体和社会处于安全稳定环境之下,离开了“国”所提供安全稳定基础,个体就失去了生存发展前提,同时“国”还可以采取壹王制方法,通过全面制定法律规章统一社会运行的基本制度,让个体生命财产权等得到基本保护。没有了“国”这个组织,则“治国”之一切无从谈起,“国”在“治国”相关个体生存和社会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从无到有的基本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