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隐”于鄄城谷林的尧帝陵
据传,菏泽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先为商汤之京畿,继属曹国之疆土。《吕氏春秋》载:“尧葬谷林”。关于尧陵,自古就有“尧王虚葬八百墓,唯有真身在谷林”之说。鄄城,素有“古鄄”之称,境内出土的文物可追溯至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鄄城县富春乡有一处尧陵,据悉,自东汉光武帝始祭谷林尧陵,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史记》《帝王世纪》称尧为五帝之一,史称帝尧,民间俗称尧王。鄄城县境内关于“尧的传说”文化资源丰富,2006年就开始了“尧的传说”项目的调查和整理工作。2008年鄄城县人民政府将“尧的传说”列入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尧的传说”项目列入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箕山访许由”“历山访舜”“尧嫁二女”“智试娥英”……“‘尧的传说’在鄄城县境内都有对应的实际地名存在,而这些地方大多都有经考古发现证实的文物遗存。”鄄城县尧舜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周方林说。
“史书中,关于尧葬地最具权威性的早期记载,是《吕氏春秋》第十卷《安死》篇里的八个字:尧葬于谷林,通树之。”周方林说,谷林,即文献记载的“榖林”。顾名思义,是个榖树成林的地方,在今鄄城县城南不远处,属富春乡管辖。古称谷林庄,后被黄河淹没为一片林地。
周方林介绍,魏晋时期的皇甫谧著有《帝王世纪》,首次确定了尧冢的具体位置。书载:“尧葬济阴成阳西北四十里,是为谷林。”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首次将尧葬处,称为尧陵。“今成阳(小成阳,鄄城县富春乡谷林东)西二里有尧陵。”
“根据《大清一统志》记载:陵高四丈五尺,广二十八丈。由于鄄城历史上地处黄河泛滥区,尧陵封土大部被没于黄土之下,现存封土高9米。”周方林说。
2015年9月,为了做好尧陵的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深入了解尧陵地下的文化面貌,鄄城县报经山东省文物局批准,开展了尧陵地下文物勘探工作。在考古勘探过程中,考古人员在距离地面8米—14米的深度,发现了14万平方米的大规模龙山文化遗址。从勘探所取土芯样本及包含物分析,该遗址文化堆积层次分明,包含有龙山文化、周代、汉代及明清时期的文化遗物,为尧葬谷林提供了科学详实的实物证据。
“龙山文化是距今3800年—4300年间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其时间跨度与尧舜时代同期,这为尧葬谷林之说增加了考古学证据。”周方林说。
据介绍,在2011年的冬季,鄄城县有关部门在一次农田水利工程勘测中,无意间发现了埋藏在地下的石牌坊构件。“据勘探得知牌坊埋藏深度7.5米,尧陵陵区地势低洼,发掘难度较大。”鄄城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路维民说,为保障发掘工程的顺利进行,工作人员采取人机结合的方式,将牌坊构件逐个从泥土中清理出来,整个发掘工程共出土石构件105件,牌坊的主要构件和附件均无遗漏。
经过技术人员精心修复,此次发掘出的牌坊为四柱三间门式石牌坊,正间额坊上题有“榖林雲日”四个大字,坊柱顶端的雌雄石犼生动传神,落款为“乾隆四年蒲月谷旦立”,这与《濮州志》尧陵古图中所绘的“榖林雲日”牌坊无异。
“当年因此地榖树成林而得名榖林,榖树开出的花形同谷穗因而取名榖树,后因简化才将‘榖’改写为‘谷’。”路维民解释道。“榖林雲日”牌坊位于尧陵神道的最南端,是进入尧陵陵区的标志物。四字释义:榖林为地名,即牌坊所在地的名称。云日则是指尧。
“‘榖林雲日’牌坊造型古朴厚重,气势宏大,是古代牌坊建筑中的珍品,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它既是尧葬谷林的重要实物证据,又为尧陵历史研究提供了真实可信的实物资料。”路维民说。
- 美丽家园@落叶课堂后,居然涌现那么多蓝媒“艺术家”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袁侃@当石库门遇上当代艺术,来今潮8弄体验一场“城市奇遇”
- 赛事!日照“太阳城”网球公开赛启动仪式圆满举行
- 感觉|?品黄香九画“猪”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虎年喜相“豫”!河南博物院携“青玉虎形佩”首次参与“集五福”
- 纸杯#美术生在杯子上画“知否”,当倒入水瞬间,网友:居老师挺住!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