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黄巢起义时,曾规定戴柳为号,就是取其生机勃发、容易成功的寓意,现在我国北方及闽台等还有清明戴柳的习俗 。射柳 据有关资料 柳树 讲,这是古人在清明前后开展的一项娱乐活动,即在距离柳树一百步远的地方,用弓箭射击悬挂的柳叶 。
这一活动起始于战国,流行于汉朝,至唐时,被官方确定为正式比赛项目 。以后,不知何人又出新招,把原来射柳叶改成射葫芦:在葫芦里装一只鹁鸽,挂于百步之外的柳树上,射中葫芦,惊飞鹁鸽,以命中率高低决定胜负 。
虽是射葫芦,仍旧叫“射柳” 。赏柳 清明是踏青的大好时机 。
《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妆饰,金翠琛玉,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 。”踏青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看柳,这点,从许多关于清明的诗词可以看出来,如,宋人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 喻柳 柳是美好的象征 。
柳叶初生,似睡眼刚展,故称“柳眼” 。李商隐《二月二日诗》:“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
女子秀眉细长为柳叶,喻为“柳眉” 。王衍诗《甘州曲》:“柳眉桃脸上胜春” 。
女子身腰若柳条柔软,故称“柳腰” 。韩屋诗:“柳腰莲脸本忘情 。”
晋代卫灌的书像柳叶,世称“柳叶篆” 。柳絮散落为絮绵,又称“柳绵” 。
晏殊《寓意诗》:“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苏东坡有“枝上柳絮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词句 。
咏柳 历代诗人以柳入题,歌咏不绝 。古代的《诗经》中所写的“杨柳依依”,早已成为人们吟咏的佳句 。
唐以后,咏柳的诗词名篇迭出,如“柳絮飞来片片红,夕阳方明桃花坞”,“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等等 。但是在咏柳的诗词中,把柳树的柔美形象描绘得最真切动人的,要数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爱柳 春秋时,有个柳下惠,原来不姓柳,因为很爱柳才改姓,于是,他的后代都姓柳了;东晋陶渊明,特意在堂前栽了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北宋欧阳修曾在扬州平山溏掘土种植柳树,人称“欧公柳”;唐代文成公主在拉萨的大昭寺前栽植一柳树,后人名之为“唐柳”;明末清初的蒲松龄临泉卜居,泉边栽柳,便自称“柳泉居士”;清末名将左宗棠出征西北时,命令军队在河西走廊沿途种柳,长达数千里,人称“左公柳” 。现代画家丰子恺曾将屋子取名为“小柳屋”;现代史学家陈寅恪也特别爱柳,他的书房叫“寒柳堂”,其著述编为《寒柳堂集》 。
咏柳诗 柳诗文 “春风杨柳万千条”,柳树在春风中吐绿绽芽,随风起舞,摇曳生姿,极具风流,很早就赢得了国人的喜爱,成了历代文人题颂讴歌的对象,写下了大量的咏柳诗文 。纵观古代诗文,有关“柳”的形象比比皆是,如“章台柳”、“灞桥柳”、“水边柳”、“隋堤柳”、“青门柳”、“江边柳”、“城边柳”、“东门柳”、“亭柳”、“河柳”、“垂柳”、“新柳”、“秋柳”、“烟柳”、“风柳”、“问柳”、“柳色”、“柳絮”“杨柳曲”、“折杨柳”、“杨柳枝”、“柳枝词”等诸多柳诗、柳赋、柳记、柳词、柳曲,构成“柳文化”的重要内容 。
柳作为文学形象出现是在先秦时期,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采微》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之句,西汉枚乘《忘忧馆柳赋》是第一篇柳赋 。魏晋六朝时期伴随着咏物诗的产生,出现了以柳为题材的咏柳诗,梁简文帝 。
- 薏米红枣汤的作用有哪些
- 山蜜草的害处有哪些方面
- 张倩英文怎么写
- 灵芝人参茶的药用价值是什么
- 铭字的篆书怎么写
- 主角叫步惊天的小说 主角是步惊天的小说
- 胶州教育网的网址是什么 胶州教育信息网
- 炖海参汤的简单做法 炖海参汤的简单做法窍门
- 孙红雷早期唱的什么歌 孙红雷唱过歌吗
- 睫毛好评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