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美术馆|看展览|侯登科摄影回顾展1978-2002( 三 )
文章图片
侯登科手绘漫画
文章图片
展览现场:文献、手稿
文献部分囊括了侯登科摄影文论、日记、通信手稿、活动影像、少量底片及数字化的作品档案等 , 此部分呈现侯登科的摄影理论以及精神和情感世界 。
除了上述展出内容之外 , 观众还可透过《侯登科的世界》一书了解更多侯登科的作品及思想 。 全书分为上下两卷 , 上卷为作品集 , 下卷为文献集 , 共收录了4000余张侯登科的摄影作品以及45万字的文献资料 。 李媚在该书的编辑手记中写道:“我们将书名定为《侯登科的世界》 , 尽可能地将侯登科的影像世界、精神世界、情感世界呈现其中 。 ”
文章图片
展览现场:1996-1997四方城
共同的纪念
侯登科于所谓的摄影家和摄影 , 是直达自己的性命来作安置的 。 而他的性命 , 因为“麦客”已经和黄土地融为一体 。 我说我对他有一种敬 , 不但因为 我敬重从性命深处滋长出艺术理由的艺术家 , 而且尤其敬重把自己的性命系于民族命脉的艺术家 。 性命和艺术和民族三位一体 , 普天之下 , 还能有比这更真也更强悍的艺术家和艺术么?
——何志云 , 文化研究学者
在我看来 , 在这个理解和观察当代中国的视野和目光的转换之中 , 侯登科正是一个先行者 , 他以对“麦客”们的生活、劳动和命运的具体观察和追踪 , 把握了我们时代的脉动及其与漫长历史的联系 。
——汪晖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侯登科远离摄影界的喧闹 , 用平凡的生命记录着自己故乡土地上的人民的吃和穿、劳作与沉默、热忱与冰冷、希望与无奈 。 他的记录普通人生活的能力、才华、坚持与勇气在中国摄影界首屈一指 。
——陈小波 , 新华社高级编辑
文章图片
麦客 陕西关中 1982-2000 60.7×50.3cm 明胶银盐
影像对于侯登科而言是有力量感的话语存在 , 其中透露出来的是一种甚至超越《麦客》所呈现的更为广大的野心 , 那就是用影像建构与社会相平行而存在的历史观 。 这种历史观活跃在他的《麦客》 , 也同样活跃在他那口语化的叙述中 。
结果影像便获得了升华 。 影像使那不可能成为历史的成为了历史 。 侯登科遽然消隐在这历史当中 , 于是 , 历史也显现了一个微笑 , 不动 , 而且长久 。
——杨小彦 ,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
侯登科与伪摄影家的区别在于他是摄影家——他是为摄影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 他知道 , 拍照是感情和人性的视觉化 。 拍照还是一种指认、一种命名 , 而世上还有多少东西等待着他去指认和命名 。
——李江树 , 作家、摄影家
侯登科以他的苦难与尊严共存、温情与忧虑相糅的“现世”(这是他经常强调的一个词)主义的纪实影像 , 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 , 尤其是中国当代农村社会所发生的深刻的内在与外在的变化留下了宝贵的记录 。 而贯穿他的摄影实践的始终不变的特质则是 , 一个摄影家对于人性的积极而又深刻的恒久探索 。
——顾铮 , 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他的摄影里 , 我并没有感到那些别人解读出的“铁肩担道义” , 而 更强烈感受到一个人对自我生存意义的深刻思考 。 他有勇气 , 反复地将自己的伤疤细细端详 , 看着它流血又愈合 , 又崩裂;他不狭隘 , 不以己之哀痛变本加厉的追讨 , 认同这宿命 , 就揣着这终身的印记上路 , 与命运搏杀着又不分彼此的依存 。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作品展|郑海鸥艺术作品展在阳江市美术馆展出
- 宋嘉|把美术馆“搬”到学生身边,让学生随时与敦煌“相遇”
- 热血小说$15年老书虫推荐3本百看不厌的热血小说,值得你通宵达旦看完啊!
- |寻一方庭院,吃茶读闲书,听雨看落花!
- 穿衣搭配|白色连衣裙搭配黑色西装外套,舒适耐看,职场气质十足
- 大学|不推荐“女生报考”4个专业,看似女生人数多,实际就业竞争很大
- 好书&《2021年成都儿童文学年度综述》发布,来看看去年有哪些好书?
- 嘉陵|专升本or就业,我来支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