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科|海上长城—老龙头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
散文 / 诗词 / 小说 / 情感
海上长城—老龙头
扬科
|扬科|海上长城—老龙头
本文图片

到了山海关 , 来看“老龙头” , 倍感老祖先的聪明才智 。 在陆战史上 , “高打墙”是抵御外敌入侵最有效的军事屏障 。 让长城起步于大海 , 更是一个奇思妙想 。 建筑在海水中的一段长城 , 犹如万里长城直插海中昂起的龙首 , 才冠以“老龙头”的美称 。
纵观万里长城 , 地处东部地区的长城 , 由于雨水多的关系 , 长城都是砖砌而成 , 砌砖所用糯米石灰浆 , 其坚固程度不亚于当今的水泥砂浆 , 不怕雨水侵蚀与冲刷 , 这才有了千年长城永不倒的奇迹 。 到了宁夏、甘肃 , 雨水少的可怜 , 年降雨量不足500mm , 偶尔也有大雨出现 , 那也是几分钟的事 , 不足以对建筑产生侵蚀与冲刷作用 , 就连老百姓的住房 , 屋顶也只是芦苇箔子上糊一层泥巴 , 无需覆盖瓦片来遮雨保护 。 而高强度夯实的黄土墙 , 成为西部长城的首选 , 就不必再用砖砌了 。 所以 , 到了西部地区 , 所看到的长城都是黄一色的土墙 。
|扬科|海上长城—老龙头
本文图片

砌筑在海上的长城——“老龙头” , 是建筑史上的一个特例 。 明洪武年间 , 大将军徐达 , 为了扼守华北与东北之间的陆路交通要道 , 在燕山与渤海之间 , 构建了据守军事要冲的长城和关城 , 因连接了燕山陆地关隘与大海 , 故命名为“山海关” , 并将城墙延伸至渤海海岸 , 阻断关外来袭之路 。 近150多年后的明嘉靖年间 , 匈奴多次进犯 , 威逼京城 , 蓟镇总兵戚继光为有效阻挡匈奴的进犯 , 对山海关及以北的一千二百多公里的长城进行改建和续建 , 构筑了北翼城和威远城以及敌楼67座 。 到了崇祯年间 , 由兵部尚书孙承宗再修“山海关” , 为防止敌军趁海水退潮之机从海岸线进犯 , 索性直接将长城延伸至海水中去 , 并修筑了长城东端第一城堡——宁海城 , 更加强化了扼守边关的功能 。
如何使长城能“拔海而起 ” , 即要不受海水侵蚀 , 又要不受海浪冲击 , 没有特殊材料与结构 , 是不足以达到永固的 。 聪明的工匠们 , 想到了以大块石头为砌筑材料 , 解决了海水侵蚀的问题 。 那么 , 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才能解决墙体不受海浪冲击呢?显然 , 石头与石头之间靠糯米石灰浆是不具备抗冲击的能力的 。 所以 , 用铁铸件作为石头与石头之间的连接件 , 让单体的石头通过铸件连接成整体 , 以抗击海浪的冲击 。 其连接方式的选择极具科学性 , 在形状规整的立方体石头上凿出马蹄形的槽孔 , 再卯入梯形铸铁件 , 犹如木构架中的榫卯连接 。 在不同的部位采取不同的结构形式 , 其水平方向则用圆柱铸件插入圆形孔内 , 或爪式连接将水平层石块连接成整体 。 通过纵向与水平两个方向的连接 , 水面以下的石砌城墙就形成一个整体 , 极具抵抗海水侵蚀与抵抗海浪冲击双重保险的牢不可摧的水下长城根基 。
从洪武到崇祯年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 , 先后六朝的不断强化修筑 , 形成了现今看到的山海关关城、北翼城与南翼城、东罗成与西罗城、威远城、宁海城等七大城堡、“老龙头”海上长城第一敌台 , 成为我国华北与东北之间完整的重要军事防御体系 。 现在人们所看到的“老龙头” , 是1987年用原有石料重新返修过的海上长城 。
当我看到放置在“老龙头”城墙上的巨石 , 心中即刻升腾起对先民们的敬意 , 佩服他们的聪明才智 , 在没有围堰设施 , 没有起重设备的年代 , 巧妙地将2-3吨重的巨石通过铸件连接成整体 , 并在海水中建造出巨石砌筑的长城根基 , 无疑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 站在“老龙头”城墙之上 , 遥想到长城西端第一城堡——嘉峪关讨赖河岸的长城第一墩(土墩) , 想象着万里长城翻山越岭、穿越草原戈壁的蜿蜒雄姿 , 再看宁海城主建筑的澄海楼上 , 由兵部尚书孙承宗所题“雄襟万里”四个雄浑大字 , 不正是万里长城将华夏的万里江山揽入怀抱的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