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特色]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 。大理地区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 。在云南洱源县西山区,每个成年后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个小巧玲珑的绣花荷包,荷包上绣着“双雀登枝”、“鸳鸯戏水” 等字样 。绣荷包是爱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聪明智慧的结晶 。女子服饰则各地不一,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色蓝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 。未婚妇女梳独辫子盘于头顶,并以鲜艳的红头绳绕在白色的头巾上,红白相衬,相得益彰 。腰系绣花短围腰,更显得色彩鲜明,美观大方 。已婚妇女改为挽髻 。洱海东岸妇女则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住,或绾以簪子,均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 。白族妇女有佩带耳环、手镯的习俗 。居住在大理洱源县的白族妇女喜欢的一种头饰叫“登机”,它是姑娘心灵手巧的标志 。
4.白族的民族工艺的作文300字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桑植县等地也均有分布 。
火把节,于每年夏历六月十五举行,是白族的传统节日 。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 。
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 。节日前夕,全村同竖一根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 。
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一面旗 。旗杆用竹竿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 。
【白族写民族怎么写】大理白族地区的日常饮食,随当地物产不同而有所差异 。白族人民喜欢吃酸、冷、辣等口味 。
平坝地区的百姓以稻米、小麦为主食,住在山区的则以玉米、养子为主食 。平常食用的蔬菜有白菜、青菜、萝卜、茄子、瓜类、豆类及辣椒等 。
在白族饮食习俗中,“白皮”“海水煮海鱼”“下关砂锅鱼”“炖梅”“雕梅”“铒块”“乳扇”等较具名族特色 。白族人民还喜欢喝烧茶 。
白族的服饰,各地略有不同 。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 。
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带戒指 。
5.介绍民族村的白族村作文150字民族村位于昆明的西南方,在美丽的滇池附近 。
今年,我们就要去那儿春游 。下了车,我们看到了一座古色古香的旧城,旁边写着“昆明古城”四个大字 。
我们沿着石板路往前走,就来到了民族村民族村游记作文民族村游记作文 。进去了之后,我看到了一个很大的圆形广场,广场的四周分布着一些民族乐器的雕塑,有葫芦丝、芋、笛子……还有一座台子,导游说那是敬酒台,虽然我不知道那是用来干什么的,但我猜,可能是过节日的时候用来祭祀的吧 。
导游还说,这个广场叫民族团结广场,象征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我们还在广场上玩起了“传递呼啦圈”的游戏 。
离开的民族团结广场,我们来到了彝族村 。彝族的房屋是用土和瓦做成的,冬暖夏凉彝族人把这种房屋叫做“土掌房” 。
进入寨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小伙子、小姑娘穿着彝族的服饰,手拉手地跳着舞,顿时让人感觉热闹无比,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人的热情 接着我们来到了白族村 。我看到了著名的“大理三塔”,它的周围全是水,在阳光的照映下,大理三塔的影子倒映在水里,看起来一模一样民族村游记作文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