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的甲骨文怎么写( 二 )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 。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
铜器上的铭文,字数多少不等 。所记内容也很不相同 。其主要内容大多是颂扬祖先及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重大历史事件 。如著名的毛公鼎有497个字,记事涉及面很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
----------------------------------------------------------------------
简策
秦、汉已使用简策与帛书 。用竹做的叫"简策",
简策产生于商周时代 。“简”指狭长的竹片或木板编缀在一起,就称为“册”(策),也成为简策 。
关于简的制作,古书上也有很清楚的记载,历年来从地下挖掘的实物,也给我们提供了越来越明确的认识 。汉代学者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量知篇》中写道"……竹生于山,木长于林,截竹为简,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 。"台湾刘向《别录》中说:"新竹有汗,善朽蠹,凡作简者,皆于火上炙干之……以火炙简令汗去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曰汗简 。"一根竹片叫做"简",每单根简是组成整部著作的基本单位,一部书往需多根简写成 。把许多根简编连到一处,就叫做"策","策"字也可以写成"册" 。据《说文解字》,"册"是象形字,像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 。一根简容不下许多字,长文章必须用许多简编成策 。在当时,一篇文章就是一册,所说的篇"也就是那时的计数单位 。如《论语》二十篇,《孟子》七篇等 。
简策上的字是用毛笔沾墨写的,这叫做"笔",写错了就用小刀刮去,这叫做"削" 。简策使用的时期很长,甲骨文和青铜器上都有"册"字,这说明在公元1300多年之前简策就已有了 。它最盛行的时间是从春秋到东汉末年 。竹和木是很普遍的材料,用它们来制作书籍,容易得多,便利了人们写作 。竹策的诞生为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如我国第一位教育家孔子的《五经》等书,就是写在简策上的 。
但是,简策太重,一部书要人抬、肩扛、车拉,十分不便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另外一种可代简策的东西--帛 。于是帛书便应运而生 。简之长短虽然不十分规则,但还是有一些惯例,一般长简为二尺四寸,中简一尺二寸,短简八寸 。一根简上通常只写一行文字,也有写两行甚至三行的 。书写顺序取从上往下、从右向左的定制,这种形式一直影响着我国历代的书写和阅读习惯 。

尺的甲骨文怎么写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