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家人的婚俗中 , 出嫁时 , 新娘肚兜内藏满各种宝贝 , 每一种均富有深厚的吉祥涵意 。内有历书一本 , 桔饼两个 , 冰糖一包 , 小镜一面 , 洋银一圆 , 及铜、银各一个 。
历书是取押煞之意 , 桔饼则为大吉大利 , 冰糖代表甜和 , 小镜代表光明 , 铜取同心 , 洋银即团圆之意 。到了洞房之夜 , 新娘便取出各物并与新郎共食桔饼和冰糖 。
在陕西在关中一带 , 肚兜往往伴随着人生礼仪 。妇女有喜后 , 母亲和婆家要为快出世的娃娃缝制肚兜 。
端午节时 , 舅舅要给小外甥送肚兜儿 。未过门的媳妇也会给未来的丈夫做肚兜 。
壮年人到了“过门坎”的年岁 , 也会换上新裹肚儿图个平安;老年人到了“过门坎”的忌年 , 闺女要为老人做裹肚儿 , 祷求长寿 。不少地方人死后 , 净身后先给穿裹肚儿 , 再穿寿衣 。
在山西的大部分地方不论庄稼汉、妇女们 , 还是娃娃们 , 一年四季祖祖辈辈都离不开兜肚肚 。孩子呱呱坠地 , 母亲准备的第一件衣服 , 就是红布兜肚;自此以后外婆家、亲戚们年年生日要送兜肚肚;及至长大成人定了亲 , 媳妇也要送兜肚儿…… 。
年复一年 , 日子变了样 , 但兜肚的习惯却没走样 。一块尺把长的菱形布 , 绣上花草图案、麒麟送子、五毒艾虎等吉祥图样 , 上端缀个套环套上脖颈 , 下面两头束带齐腰束住 , 一年四季不离身 。
后脑勺留一撮“长命毛”的孩子 , 光屁股套一红兜肚 , 活泼可喜 , 不用担心肚寒;庄稼汉们小憩田头 , 烈日之下 , 脱掉外衣 , 露出精美的兜肚 , 既有一番情趣 , 又炫耀了自家媳妇的女红;媳妇们穿上兜肚 , 给孩子喂奶不用担心肚子受寒…… 。确实 , 兜肚既是美观的装饰品 , 又是和胃暖肚的保健品 。
而今兜肚的用场可能已超出了先民的初衷 。山西人不仅用它来护身 , 而且也把自己祈盼安康幸福美好生活的心愿 , 都寄托在这小小的兜肚上 。
【现状】 肚兜是民间的传统内衣 。近代由于社会的演变 , 西方机织品的引进 , 城市百姓首先改肚兜为衬衫、背心 。
但时至今天 , 偏僻地带尚有穿肚兜的遗习 , 不过只为幼儿制作 , 为成人所做的似乎不多见了 。
2.古代的肚兜是怎么发明的关于肚兜 , 其来源可追溯到天地混沌初开之时 。女娲和伏羲兄妹二人在漫天洪水以后通婚 , 生儿育女 , 创造了人类最初的服饰——肚兜 , 目的是用来遮掩人体之羞 。
根据中国历史记载 , 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818年 , 《左传》“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姖 , 皆衷其衵服 , 以戏于朝 。”这里所说的衵服就是近身衣 , 也可能是后来的肚兜 。先秦称“膺” , 汉谓之“抱腹” , 流行于魏晋南北朝 。亦有一说肚兜是杨贵妃为遮掩她和安禄山私通的痕迹而发明的 。民间亦有一说肚兜起于汉时 , 独身女子因怕被粗鲁汉子欺负 , 所以用布缠胸 , 再以带子系至背后 , 称之为“缚胸” 。
肚兜又称“抹胸” , 是中国传统服饰中护胸腹的贴身内衣 , 形状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 对角设计 , 上角裁去 , 成凹状浅半圆形 , 下角有的呈尖形 , 有的呈圆弧形 。肚兜的面上常有图案 , 有印花有绣花 , 印花流行的多是蓝印花布 , 图案多为“连生贵子”、“麒麟送子”、“凤穿牡丹”、“连年有余”等吉祥图案 。绣花肚兜较为常见 , 刺绣的主题纹样多是中国民间传说或一些民俗讲究 。如刘海戏金蟾、喜鹊登梅、鸳鸯戏水、莲花以及其他花卉草虫 , 大多是趋吉避凶、吉祥幸福的主题 。
- 奋笔顺怎么写
- 非州的州怎么写
- 脑儿怎么写
- 小儿反复发烧时怎么办 小孩如果反复发烧应该怎么办
- 咳嗽喉咙痛怎么办呢 咳嗽喉咙痛怎么回事
- 刘字用行书怎么写
- 审视传统怎么写
- 翡翠城怎么写
- 挖掘机进场凭证怎么写
- 石帅拼音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