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文旅观察|古老“草根艺术”如何火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张九龙
胶东秧歌、吕剧、木版年画……这些有着悠久传承历史、群众基础深厚的民间文化艺术,正在焕发新的活力。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到“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十多年来,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和发展得到了空前重视。“草根艺术”在活跃群众文化的同时,也为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丰富的文化IP资源,具备了“出圈”潜质。
毕加索|文旅观察|古老“草根艺术”如何火在当下
文章插图
彰显齐风鲁韵
新一轮名单出炉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了2021—2023年度“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名单,胶州市、博兴县吕艺镇等62家单位上榜。下一步,还将按照评分高低排序,结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分配数额和要求,推荐申报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指在山东省辖区内运用民间文化资源或某一特定艺术形式,通过创新发展,成为当地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并广泛参与的群众文化主要活动形式和表现形式,并对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及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县(市、区)、乡(镇、街道)。
“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年申报一次,已相继评选多批。众多设施完备、资源丰富、保障有力、发展有序的“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培育一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民间文化队伍及民间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繁荣广大城乡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艺术门类,分为表演艺术、造型艺术、民间技艺、民俗活动四大类别,主要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美术、书法、摄影、游艺、竞技、技艺、民俗、民间文学等,可谓包罗万象
此轮上榜的“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各具地方特色,都有着悠久历史。宁津县申报的特色民间文化艺术形式是杂技,可以追随到唐朝,如今宁津杂技以“惊险奇美”而闻名。肥城桃木雕刻源于古代“桃符”,形成于隋唐,兴盛于宋,至明清时期进入鼎盛发展阶段,如今肥城桃木雕刻工艺品已发展到4000多个品种。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季家街道特色民间文化艺术为“渔灯节”,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烟台重要的民俗文化品牌,其鲜明的渔家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如醇酒飘香,声名远播。
毕加索|文旅观察|古老“草根艺术”如何火在当下
文章插图
尊重“草根艺术”
促进繁荣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术代表团去国外访问时,决定拜访世界顶级艺术家毕加索,中国美术代表团负责挑选见面礼品的是艺术家张仃。他作为首席艺术设计师曾频频出国,也是那个年代中国具有世界视野的顶级艺术家之一。张仃最终选定的是中国传统门神年画,后来果然得到了毕加索的交口称赞。
门神年画是民间文化艺术,也是典型的“草根艺术”,体现着普通中国劳动人民的思想、智慧、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源远流长,陶瓷、剪纸、根雕、木版画等都是杰出代表。
民间文化艺术是人们的精神“后花园”。就像听到《沂蒙山小调》就知道自己到了山东,听到《信天游》就知道自己到了陕北一样,作为地域标志的民间文化艺术,已经与中华大地的山山水水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进入到工业化、信息化时代,大众被各种新鲜事物所吸引,传统民间艺术面临着边缘化的尴尬境地。针对这种情况,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活动,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已经成为群众文化品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