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点画呼应 。赵体楷书借鉴了行书的写法,有行书笔意,点画之间多前后呼应,笔意相连 。
有的甚至干脆就用行书的写法,笔画与笔画之间有牵丝映带 。赵体楷书用笔沉稳,章法分明,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平中寓险,点画之间呼应十分紧密 。
赵体楷书既保留了唐楷的法度,又不拘泥于唐楷的一招一式,在楷书中经常有一些生动俊俏的行书笔法与结构,笔划形态生动自然,赵体楷书被誉之为活的楷书;而赵体行书温润闲雅,轻盈流动;笔法精致秀美充满了书卷气与富贵气 。其“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 。
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已成为千古名言 。
3.楷书的横怎么写楷书技法 横的写法 一个笔画的书写都有以下几个步骤:起笔、行笔、收笔 。
横画也不例外,由于起笔的方式不同,又有圆笔和方笔之分 。一、圆笔横的写法 以颜真卿《勤礼碑》和柳公权《玄秘塔碑中的“三”字为例,它们的上横部是典型的圆笔横画 。
它的书写方法如下: ① 向右上逆锋起笔;② 提笔圆转;③ 中锋向右行笔;④ 提笔圆转;⑤ 回锋收笔 。为什么要逆锋起笔且要回锋收笔?写横画中锋运笔不逆锋起笔和回锋收笔两头是尖的,古人将它称为“枣核” 。
不完美、不含蓄 。圆头横如果没有①后两步,就难成其为“圆头” 。
然而,仅有①、②和行笔③就将毛笔直接提起离开纸面,就会出现有些地方有墨 。有些地方没有墨的“折木”的现象 。
“折木”是横画的病笔 。④、⑤收笔的目的是为了将“折木”部分填满写实,而不是为了收笔而收笔 。
初学者在写圆笔横画时,即使按上述步骤写,还是难写出像字帖上那样的横画来,往往在横画的两头出现如哑铃一般的大墨团 。造成这一弊病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 对元书纸的吸水性能掌握不够,笔上的墨蘸得太多、太饱,一下笔,墨就涨出来了,形成大墨团 。
(2) 书写速度太慢,加上起笔和收笔的地方都有逆锋、回锋的往复动作 。(3) 有的家长、老师要求孩子练字起笔时将笔在纸上顿几下,到收笔时再将笔顿几下 。
只知道起收笔的动作,不知道起收笔的目的,顿出了两个大疙瘩来 。(4) 起笔逆锋或收笔回锋时幅度过大,按笔过重,甚至将笔肚子也当作笔锋逆进去了,这样在起笔、收笔时将笔转一大圈子,当然会在笔画的两头大出许多来 。
其实,所谓逆锋、回锋的“锋”,是笔尖上的那么一丁点的地方 。逆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在笔画外有尖锋的外露,因此,逆锋和回锋的动作要小,速度要快 。
(5) 有一个很关键的步骤——“提笔”,被忽略了,特别在最后的④⑤要提笔、圆转、收笔 。如果没有提笔,笔仍处于下按下的状态就回转、收笔,必然会出现大墨团 。
二、方笔横的写法 以柳体“一”字和颜体“五'字为例 。它们是典型的方笔横画 。
书写的方法如下: ① 切笔直下;② 提笔;③ 折锋后中锋行笔;④ 向右上提笔;⑤ 顿笔;⑥ 提笔、圆转收笔 。切笔直下,就是起笔时直接下笔,没有逆锋的动作,应该说方笔的棱角处就是露锋的一种表现 。
切笔就是把笔锋直接切入,古人称之为“欲横先坚” 。这时实际上笔毫是倒下去的,笔锋在上,笔肚子在下,如果直接右行写横画,势必出现偏锋,所以紧接着就是提笔②,这个在切笔直下处原地提笔十分重要,它是使笔毫转变成中锋运笔的关键 。
这一点,明代的董其昌早已在他的书论中阐明:“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千古不传语 。”发笔处就是起笔的地方,就要把笔提起来;“不使其自堰”,就是不让它偏锋运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