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万象为师——郑光旭油画写生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万象为师——郑光旭油画写生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文章插图

2021年8月13日下午,由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万象为师——郑光旭油画写生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该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集中展示了郑光旭近30年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70件,涵盖了素描、水彩、油画等不同类别。展览分为“素色漫染”“涅瓦回望”“岁月中的白桦”“静谧的时光”“生活的相貌”“方寸经营”“相看世间”7个板块,是郑光旭艺术探索较为全面的一次展示。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郑光旭先生的油画具有俄罗斯文化中沉郁深厚的旷远感,光的诗意,澄明热烈,穿越时空。他用纯粹的色彩语言阐释着油画的特性,以纯熟的表现方式抒写着光照的刹那之美妙。”
郑光旭,1970年出生于吉林,2008年毕业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俄罗斯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获中国国家艺术基金、俄罗斯美术家协会金质奖章、俄罗斯艺术创作协会金质奖章等奖项,并于2015年当选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院士,作品曾入选第九届、第十届全国美展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沙龙展(威尼斯)等国内外重要展览并获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俄罗斯艺术科学院博物馆、俄罗斯新城博物馆等学术团体和机构收藏。
郑光旭师承俄罗斯艺术大师叶列梅耶夫先生,继承了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传统,又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线条和笔墨韵味。吴为山表示,“从他的作品中隐约能听到伏尔加河畔的号子声,感受到阳光通过白桦林投射到雪地上的薄薄紫色之影。这种淡淡的、幽幽的、光与影、彩与色的交响,使得其油画的格调优雅而充满力量。”
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是为卓有成就的艺术家而设立的系列展览,旨在通过国家美术殿堂来肯定艺术家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中国美术馆已为闫平、王克举、刘巨德、戴士和、钟蜀珩、陆庆龙、洪涛、陈坚、汤小铭、李洋、邢庆仁、王克举、牛克诚、萧立、刘罡举办过展览。
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4号展厅,将展出至8月22日(周一闭馆)。
光的诗意——郑光旭油画写生展序郑光旭先生的油画具有俄罗斯文化中沉郁深厚的旷远感,光的诗意,澄明热烈,穿越时空。他用纯粹的色彩语言阐释着油画的特性,以纯熟的表现方式抒写着光照的刹那之美妙。其冷暖色彩的妙用、互渗、对比,明部与暗部的相互映衬,使得天光的反射将背光面映辉,有着空气流动的澄澈。从历史上看,这种缘自对印象主义光色研究的成果在俄罗斯油画中的借鉴,改变了薄雾笼罩的灰色调,使得画面在冷峻、强烈中折射着直抵心灵的光芒。上世纪50年代中国一批留苏的学子在列宾、苏里科夫、列维坦等大师的画中,不仅习得色彩与造型的真本领,还以文学的抒情性,使得画面有着深沉悠远的意境。他们回国后,多以主题性创作为使命,重于内容题材的情节化表现。改革开放后,新的一批留学生在巡回展览画派的故乡更多地注重艺术语言的学习,在对艺术本体研究探索中,从更为广阔的文化思考中和对更为多元的艺术语言研习中,吸收俄罗斯油画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之间、在客观描绘与主观表现之间,更为主动地运用油画表现的多种可能性进行创作。近30年来,我多次访问俄罗斯,参观博物馆及学院之后,较为理解俄罗斯油画的精神。郑光旭留学俄罗斯,对俄罗斯画史上的大师如数家珍,从他的作品中隐约中能听到伏尔加河畔的号子声,感受到阳光通过白桦林投射到雪地上的薄薄紫色之影。这种淡淡的、幽幽的、光与影、彩与色的交响,使得其油画的格调优雅而充满力量。很显然,光旭君的风格已强烈地表达了他坚强的个性,体现了他处理各种艺术因素相互关系的智慧。巨川非一源。中国油画的前景固然开阔,但需要多流派多风格的互补,写实的、意象的、抽象的、古典的、现代的……但根本的是要继承油画的传统,进行技与法、景与境、品与格的多层次学习,继而与中国美术精神融汇,方可走向更为宽广的境界。光旭兄不折不扣地向俄罗斯前辈学,并以写生的方式向自然学,这必然使得他的艺术在鲜活的体验中不断创新。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2021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