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老师教“两个黄鹂鸣翠柳”,7岁学生发出灵魂拷问,老师:我好难

“死读书 , 不如不读书” , 这句话如今已经颇为深入人心了 。 作为一个一线语文老师 , 笔者发现很多小朋友在品读经典作品时 , 都学会了带着思考去理解 , 有时候还总能挑出原作的一些“小问题” 。
比如 , 前几年杭州就有一位姓马的5年级学生 , 在读《西游记》时 , 发现了一处不合理之处:唐僧取经明明经过了很多地方 , 但不管到哪里 , 当地人遵从的都是我国江淮一带的饮食方式 , 就连西域也是如此 。
杜甫|老师教“两个黄鹂鸣翠柳”,7岁学生发出灵魂拷问,老师:我好难
本文图片

这个问题很快就引起了不少专家的注意 , 他们纷纷表扬马同学很善于思考 , 并解释称这是因为吴承恩自己就是淮安府人 。 而《西游记》又是由《大唐西域记》为蓝本创作的小说 , 而《大唐西域记》又没怎么描写唐玄奘一路见到的吃食 , 吴承恩便把江淮菜写了进去 。
其实 , 平时我和教师同行们在教孩子们时 , 也经常发现一些跟这位马同学一样的孩子 。 比如近日 , 我的同行徐老师就遇到了这样一件趣事:当日她正在教孩子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个7岁的学生则对她发出了灵魂拷问 , 她听完后默默感叹:“我好难!”《绝句》一诗咱们都知道 , 是杜甫最经典的作品之一:
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
杜甫|老师教“两个黄鹂鸣翠柳”,7岁学生发出灵魂拷问,老师:我好难
本文图片

孩子问的问题很简单:为什么杜甫要写“两个黄鹂”而不是“两只黄鹂”?如果杜甫这样写是对的 , 那前几天他在写数量词的时候填“两个鸟” , 老师凭什么送他一个大大的叉?
其实 , 咱们还真不能怪孩子调皮 , 这个问题不只是他问过 , 很多人都曾有过疑惑 。 一般来说 , 形容物体时我们经常用“个” , 而形容小动物时 , 我们经常用“只” 。 但很显然 , 像杜甫这样的文字高手 , 是太可能用错的 。
于是 , 早前曾有人提出:会不会是唐代时期 , “只”字的使用还不普遍 。 但很快 , 这种说法就被事实给否定了 。
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李白的“相看两不厌 , 只有敬亭山” , 说明“只”字在当时是常用字 。 同时 , 既然“只”字当时已经被发明出来了 , 那通假字的情况也就不成立了 。
杜甫|老师教“两个黄鹂鸣翠柳”,7岁学生发出灵魂拷问,老师:我好难
本文图片

最后 , 经过文史学家及诗迷们的分析 , 杜甫这样用共有两个好处:
首先 , 用“个”字会使全诗在意境上更加活泼、灵动 。 南宋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 , 曾写道“七八个星天外 , 两三点雨山前” , 并没有用“颗”来形容星星;宋代文人聂胜琼在《鹧鸪天·别情》一词中 , 曾写道“枕前泪共阶前雨 , 隔个窗儿滴到明” , 不是一扇窗 , 而是一个 。
不知大家发现没 , 但凡是刻意用“个”字 , 写出来的文字都更加接地气 。 杜甫写《绝句》时 , 难得在蜀中找到了片刻的安稳日子 , 所以此时他的内心是相对自在、惬意的 。 轻轻的一句“两个黄鹂” , 完全能体现这种惬意 。
杜甫|老师教“两个黄鹂鸣翠柳”,7岁学生发出灵魂拷问,老师:我好难
本文图片

其次 , 从与后文的连接上来看 , 用“个”字显然也更为合适 。 杜甫写诗最是讲究格律对仗 , 这首诗的高明之处在于颜色用黄对白 , 翠对青 , 数量词上用两个对一行 , 读来朗朗上口 。 如果用“只”字 , 显然就达不到这样的韵律效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