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人艺东扩,新排版《日出》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首演( 二 )


和玻璃幕墙互相映衬的是剧场内部深木色装饰板,被命名为“戏剧之墙”。沿着“戏剧之墙”往里,可以依次到达曹禺剧场和三层的人艺小剧场。走在旋转楼梯上,透过明亮的巨大落地玻璃,可以看到窗外古朴的四合院,京味十足的胡同,建筑内外共同形成充满张力的戏剧空间。
旋转楼梯可观美丽的外景。
舞台|人艺东扩,新排版《日出》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首演
文章插图
时尚梦幻的公共空间。
除了曹禺剧场和人艺小剧场,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内还有三个排练厅,以及展廊、戏剧沙龙、露台休息区、咖啡馆、文创中心和地下停车场等公共空间,将为观众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服务。
曹禺剧场
不是最豪华,但是最专业
北京国际戏剧中心里的中剧场,命名为“曹禺剧场”,借此向北京人艺首任院长、剧作家曹禺先生致敬,同时也代表北京人艺代代相传、薪火不息的艺术精神。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创作的曹禺先生雕像,陈设在曹禺剧场门前;与曹禺先生有着忘年之交的著名书画家黄永玉也特意题写了“曹禺剧场”四个大字。
舞台|人艺东扩,新排版《日出》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首演
文章插图
剧场门前的曹禺雕像,吸引了观众目光。
可容纳700名观众的曹禺剧场,可以说是当下国内条件最好的话剧专业剧场,舞台设施先进,声场优越,座位舒适,旨在为观众带来最好的观剧感受。
“北京人艺的剧场不是最豪华的,但在话剧领域一定是最专业的。”北京国际戏剧中心设计师游亚鹏介绍,曹禺剧场的观众席分为一层池座、二层楼座和一层侧楼座。剧场内部采用防火性能一流的现代建筑材料,观众席墙面提取了北京胡同的空间元素,打造出“灰砖”与“木材”错落的设计风格,凸显人艺“京味”特征。压暗背景的同时,也形成了很好的氛围,可以帮助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演员身上。
声场优越提升观众观感度
与此同时,这些凹凸不平、错落有致的“灰砖”,与幕天席地、环绕四周的“木材”一起形成了最适合话剧演出的建筑声场,让北京人艺演员不戴麦克风,仅用自然声,就能达到满意的声场效果。
同时,整个观众席形成一个非常好的包围性氛围,保证了观看视线的舒适度,观众无论坐在哪个位置,都能够听清舞台上的一念一叹,将艺术家们的一颦一笑尽收眼底。
北京人艺副院长赵同富还透露,观众席的座椅间距、海绵的弹度和厚度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就连座椅上的红色靠垫也全部采用吸音材料,让观众更有“声临其境”之感。观众厅顶部,通过在不同深度和角度安装光纤束,打造星光顶饰效果,每颗“星星”的亮度均可调节,为观众带来舒适的观演氛围。
舞台科技含量极大提升
在舞台设计方面,曹禺剧场采用“品”字形,由一块主舞台、两块侧舞台和一块后舞台组成,总面积1071平方米。主舞台面积630平方米,虽与首都剧场舞台大小一致,但科技含量和舞台设施方面有了极大提升。
浙江大丰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刘云具体介绍了舞台机械设备:后舞台包含一个水平式车台和一个隐藏式鼓筒转台,可以同时容纳四个不同的场景,实现内外自由定位旋转,利用屏风分割,每90度可代表春夏秋冬,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场景切换。舞台挑高21米,台口高9米,宽14米,均为专业话剧舞台的标准。舞台深度17米,是首都剧场的3倍有余,暗藏下方的10组车台,将为舞台实现“推拉”“升降”“旋转”多个维度的空间变换。主升降台高出舞台可达14.5米,灯景两用杆与专业灯杆共73道,为舞美装置提供丰富的艺术呈现空间。舞台前区使用先进的大螺旋式顶升技术,设置不同的高度,可以根据剧目需求,实现专业乐池、伸出式舞台和扩充观众席三种功能。这些舞台空间的功能创新,为北京人艺的艺术探索赋予了更多灵感与可能,也为未来国内外演出交流提供了优越的舞台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