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水浒传》:破窗效应理论,揭开了晁盖在梁山大权旁落背后的真相

不少读者和我一样都有这样的感觉:自从宋江上了梁山后,“托塔天王”晁盖的梁山之主似乎就名不副实了,怎么看怎么都像只是个“名誉梁山之主”,梁山的大事似乎大多是宋江拍板决策,晁盖则明显大权旁落,越来越显得势单力孤。明明是梁山之主的晁盖为什么会大权旁落呢?其实,根源就在宋江身上,宋江率先架空晁盖,造成了“破窗效应”,越来越多的人跟着仿效,最终就导致了晁盖势单力孤、大权旁落。所谓“破窗效应”理论是指,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窗户被破坏。在梁山上宋江率先架空晁盖,造成了导致晁盖大权旁落的“破窗效应”。水浒传|《水浒传》:破窗效应理论,揭开了晁盖在梁山大权旁落背后的真相
文章插图
晁盖关于“杀不杀黄文炳”之争,宋江首次挑战晁盖的权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宋江架空晁盖也不是一件事两件事所能造成的,而是长期以来几件事积压在一起造成的结果。说起来,宋江首次挑战晁盖的权威,就是晁盖在江州劫法场救出宋江后,关于“杀不杀黄文炳”这个问题上的争论上。宋江本来指望在江州刺配结束之后,还能回到家乡,重新开启他的人生。谁料,因自己酒后狂放在浔阳楼题写的诗词,被无为军在闲通判告发为“反诗”。而黄文炳又指望“宋江题写反诗”一案能最终坐实,他才能通过此案立功,得以出职做官。为此,黄文炳使尽了浑身解数,联手江州知府蔡九,终于成功地将宋江判处了“择日斩首”。黄文炳胜利在望时,却不料半路杀出个晁盖,劫了法场救出了宋江,让黄文炳黄粱美梦顿时化为泡影。宋江得救了,但他却有个迫切的心愿,那就是要杀了黄文炳才能消了他的心头之恨。晁盖本想直接带着宋江一行直奔梁山,但宋江却恳请众人帮他杀了黄文炳,他再跟着晁盖上梁山。晁盖认为众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冒死劫了法场才救出宋江,怎能再做一次“偷营劫寨”的风险之事呢?应该先回梁山,等下次聚起大队人马再来江州复仇。宋江当场驳回晁盖的意见,他认为以后压根就没有机会再来江州复仇,一是路途遥远,二是官府必然会严加防范,不如就现在趁热打铁,官府没有防备,这个机会正好下手。宋江的意见马上得到忠实小弟花荣的附和。接着,众人都直接无视晁盖的意见,立刻遵照宋江的话,纷纷听从宋江的调遣和安排,为杀黄文炳而做着各种准备。包括晁盖自己,改变不了宋江的决定,只能跟着众人一起,听从宋江的调度和安排,做了杀黄文炳的马前卒。这是宋江首次挑战晁盖的权威,旗开得胜。水浒传|《水浒传》:破窗效应理论,揭开了晁盖在梁山大权旁落背后的真相
文章插图
宋江“如何给好汉排座次”之事,宋江轻而易举算计了晁盖在众人鼎力相助之下,宋江终于不但杀了黄文炳,还杀了黄文炳一家老小四五十口人,这才心满意足地跟着晁盖上了梁山。到了梁山上,宋江并不消停,一上梁山,就给晁盖来了个下马威,就用一件事情不露痕迹、轻而易举地算计了晁盖一把。宋江一上梁山,晁盖就诚心提出要把梁山之主的位子让给宋江,因为他认为当初他们一行都是宋江所救,没有宋江也就没有他们,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如今的梁山。但宋江婉拒了晁盖的提议,这并不代表宋江没有做梁山之主的想法,只不过是因为此时接替晁盖做梁山之主,对宋江来说时机和条件不成熟而已。但宋江接下来在一件事做了手脚,就在为他日后能做梁山之主埋下伏笔,那就是关于“如何给好汉排座次”的事情。这回晁盖带着宋江等人上了梁山,其中有二十七名初上梁山的好汉,他们都是冲着宋江才跟着上梁山的。宋江婉拒晁盖的让位提议,便无可争议地坐了梁山的第二把交椅,吴用和公孙胜分别坐了第三、第四把交椅,这四人是梁山的领导核心。除了这些初上梁山的好汉,梁山旧有的头领只有九人。如今梁山上人丁兴旺,有旧有的头领,有新上梁山的好汉,该怎么排座次呢?老谋深算又反应敏捷的宋江当即给出一个建议:新头领和旧头领各坐一边,等到日后再以功劳大小来排定座次。宋江的提议很快得到众人认同,却没人察觉宋江这个提议中蕴藏的算计:旧头领只有九人,都听从晁盖的;而跟随宋江的新头领则有二十七人,他们都听从宋江的。宋江这一提议,轻松改变了梁山上的格局,追随宋江的人数以压倒性的优势胜过了晁盖,为他日后架空晁盖埋下了伏笔。不久,吴用又倒向了宋江一边,公孙胜则保持中立。时间一久,晁盖就渐渐变得势单力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