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自古咏中秋月第一人, 非苏东坡莫属

水调歌头|自古咏中秋月第一人, 非苏东坡莫属
文章插图
上文我们说过,写月亮最多的诗人是李白。但李白没写过中秋节的月亮,因为那时候中秋节的文化还没有普及,李白还不怎么过中秋节。但到了宋朝,中秋节的文化习俗大大发展成熟,很多文人墨客创作了不少关于中秋节的佳作。要说描写中秋节的月亮,那非苏轼莫属。最著名的莫过于那篇《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自古咏中秋月第一人, 非苏东坡莫属
文章插图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首词的前面,有一个苏轼的自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确,就是写中秋之月,借月舒怀。丙辰年,也就是1076年,当时苏东坡任密州知州,中秋节喝酒赏月,由月亮的阴晴圆缺,联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想到与弟弟苏辙7年都没有团聚过,甚为感慨,写下这首畅快淋漓、意境高远的千古佳作。水调歌头|自古咏中秋月第一人, 非苏东坡莫属
文章插图
苏东坡是一个感情丰富而又潇洒豁达的人,望月感怀是常有的事儿。特别是在中秋节这样的时刻,经常对着月亮抒发一下情绪,写下了很多关于中秋节月亮的诗词,反映了作者对景物观察细致,对生活体察入微,感情朴素,境界高远。下面我们再欣赏几首苏轼的中秋词作。阳关曲·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水调歌头|自古咏中秋月第一人, 非苏东坡莫属
文章插图
上面这首曲,是苏轼写完《水调歌头》的第二年中秋节,也就是1077年,与弟弟苏辙相聚,在徐州写下此作。感慨月光如水的中秋之夜,兄弟二人相聚时短,刚刚团圆又面临分别,惆怅之情一览无遗。苏辙也是大文学家,自然也有感而发,写下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兄弟二人虽然手足情深,但无奈相聚恨短。宦海浮沉,身不由己,今夜能一起喝喝酒,明晚就不知道飘向哪里了。水调歌头|自古咏中秋月第一人, 非苏东坡莫属
文章插图
看到苏辙语意凄凉,苏轼又回了一首: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已安慰苏辙。劝其任沧海横流,只需饮酒忘忧,管他那么多干嘛!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水调歌头|自古咏中秋月第一人, 非苏东坡莫属
文章插图
自此以后,每到中秋,苏轼就会想起以前的中秋节与苏辙相聚的时刻,后来陆续写过《中秋月寄子由三首》、《中秋见月和子由》等,表达思念之情。念奴娇·中秋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