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去世,多年来致力于中国文化的讲授和著述|逝者
文章插图
林西莉,瑞典名字为塞西丽娅·林德奎斯特(Cecilia Lindkvist),被称为瑞典最有影响力汉学家之一。
林西莉是严谨的历史学家,更是充满温情的教育家和作家,她在28岁时来北京留学和游历,然后以特有的方式,让中国文化的薪火在欧洲绵延。《新京报·书评周刊》曾在2016年9月对林西莉进行过一次采访,讲述她传奇一样的经历。今天我们旧文重发,向她致以最深的敬意与缅怀。
—
问林西莉这大概是她第多少次来中国,尽管已经84岁,却依然热情风趣、谈锋甚健的她竟有些语塞,因为有太多次了,要算一算。1961年以留学生的身份初次到中国,然后从1973年开始,每年都来,经常不止一次,所以,“大概有五六十次?”最近,因为她的两本新书《另一个世界:中国记忆1961-1962》和《给孩子的汉字王国》出版,林西莉又一次来到中国。
从1973年到1988年,林西莉曾花十五年的时间,完成了讲述汉字的起源及其发展的《汉字王国》,这本书成为西方人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读书,1998年在中国出版后,印行了二十余次。之后,她又用十五年的时间写出《古琴》一书,从自己1961年在古琴研究会学琴的经历开始,讲述古琴这件乐器本身及其文化世界,同样受到欢迎。
这令许多人讶异:为什么一个外国人能够完成对汉字和古琴的专门著述?为什么“传统文化热”近二十年在中国刚刚有兴起之势,却看到这个瑞典人已经和她的书在那里等着回头寻求的我们?
1961-1962 :困难时期的中国记忆
来中国之前的林西莉,是一个对文化艺术有着广泛兴趣、独立而洒脱的女孩,由于在瑞典读大学是全免费的,她本着兴趣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读了差不多十年,学习了文学史、艺术史、历史和北欧语言,期间曾在学校听过汉学家高本汉有关汉语、汉字的讲座,高本汉的学识和热忱都令她颇受感染,但在她的学习中占的比例很小。她又去德国和意大利上学,之后回到瑞典做高中历史教师,却感到并不愿意这样安顿下来,她还想要学习更多。
“去中国”的念头来自这样一种对文化的普遍兴趣和学习欲望。她意识到,自己学过的所有东西都只与欧洲有关,对世界上的其他文化比如中国、印度、美洲,全无了解。林西莉和当时的丈夫决定,一起申请来中国。突破重重困难,1961年初,她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留学生。那时,包括外交官在内,全北京居留的外国人也不过几百个。
处于大饥荒的中国,让远道而来的林西莉惊愕和无法适应。不仅因为贫困,更因为无孔不入的政治教条主义,让她感到从没有过的不自由。北大给留学生的课程也很糟糕,绝大多数课文有明显的政治内容,比如“美帝国主义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敌人”。
但她还是拿着一台借来的相机,将镜头对准了她所看到的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且尝试理解他们。《另一个世界:中国记忆1961-1962》的内容,就是林西莉当年拍摄的两百多幅照片,和她用文字讲述的那两年在中国的经历,她细腻的文字中,带着探求和疑问的色彩。
古琴研究会 : “改变了我的人生”
到北京后,林西莉到处寻找能教她弹古琴的老师。她从5岁起弹了二十年钢琴,之后又学习了中世纪的乐器鲁特琴,还和朋友组过小乐团。来中国前,她就打算学习一种新乐器。本来想学的是琵琶——但莫斯科的一位教授和她说,该学古琴,和鲁特琴一样,这是一种“反思和感受心灵”的乐器。
机缘巧合,林西莉找到了位于护国寺附近一个四合院里的古琴研究会,被接收为那里唯一的学员。这个组织成立于1950年,主要工作是搜集和出版全国各地的琴曲,成员包括管平湖、査阜西、溥雪斋、吴景略等老一辈琴师。但刚到中国不久的林西莉,对他们一无所知,而只是想要找一位老师教她弹琴。过了很久,她才意识到,当时的经历简直不可思议。
- 剪纸#非遗达人线上讲授剪纸技能 海外学子云端体验陇原非遗文化
- 文化|非遗达人线上讲授剪纸技能 海外学子云端体验陇原非遗文化
- 礼仪|礼迎天下|你了解瑞典的交往礼仪吗?
- 古籍|毛诗品物图考:18世纪日本汉学家图解《诗经》名物之作
- 安德斯·佐恩|瑞典画家佐恩|色彩的魅力 独特的光与色
- 海岛!康有为花150万在瑞典买下一座海岛,116年过去,这座岛还归属他吗
- 程序员|瑞典出现程序员荒,招到一名程序员需要4个月
- 作家#德国汉学家顾彬:余华和莫言根本不知道“人”是什么
- 古典#新古典美学,瑞典画家尼克·阿尔姆的绘画作品
- 书房!汉学家史景迁:写不同的书 用不同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