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大学中文系能培养作家吗
大众日报采访人员 刘君
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作家圈和教育行业内存在一种说法:大学中文系是培养不出作家的。最有力的例证,就是细数中国近现代名作家,读中文系的寥寥无几。比如学医的鲁迅、郭沫若;金庸法学毕业,徐志摩读的政治经济学,还有冰心、张爱玲、钱钟书、余光中是外国文学系毕业,沈从文、巴金、叶圣陶压根就没上过大学。因此,美学家朱光潜甚至断言“去中文系学习写作,纯粹浪费时间”。
9月18日,我的母校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文汇楼里,聚集了90多位作家、评论家、编辑、出版人,以“校友作家”这同一身份,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陕西师范大学校友作家论坛,老话重提也就又难免了。
学得越多,框框越多?
大学中文系培养不出作家,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说大学中文系培养不出好作家。二是认为大学教育也不需要以培养作家为目标。
因为文学创作需要天赋与才情,任何学校都无法批量生产好作家。相比之下,中文系就是有个宽容一点儿的空间,让喜欢文学然后又有点儿文学才能的人,能够从事写作实践。中文系的课程,不管是文学史还是一些文学理论,对于作家拓展知识视野,提升知识素养是有帮助的。不过整体偏学术化的课程设置,也可能会让有一些创作潜质的苗子告别创作,反而培养学者比培养作家的成就更大一些。
以我们中文系88级为例,当年200多人中喜欢文学创作的不在少数,当年还创办了一个文学小刊物《红月亮》,毕业时把习作结集出版为《青春诗语》,书名是著名作家贾平凹题写的。
可为什么当年那么多中文系的文学爱好者后来不再从事写作了呢?
一个同学这样总结,作为一名中文系学生,很难再进行小说、诗歌创作,因为动笔之前,总是会犹豫,会想到这与文学理论或小说技巧吻合了吗?总是会有很多条条框框束缚。
这种“双刃刀”般的解读,确实是读中文系反而成不了作家的一个流行的说法:考中文系的同学大多带着当作家的梦想,但作家梦的破灭也是在大学时代。读了那么多经典作品,大家都试图去创作,后来发现创作更需要天赋和勤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后剩下来的寥寥无几。
作为“寥寥无几”之一的校友马知遥,目前是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师导。他毕业之后先去新疆,再去南方,后来又辗转到了山东,10年前举家到了天津。尽管他没有如愿以偿地进入作协当专业作家,但他一直用自己的创作表达着对文学的向往。他这次给母校带来8本书,但其实他已经出版了30多本书。
如果说大学期间,文学的教育和启蒙对他的成长起到了引导作用,而大学毕业后,对大学教育的回顾和文学作品的再吸收,是他继续成长的关键。但在写作过程中,他深有感触的是,学生时代过于沉迷于作品的浪漫情景,缺少和现实生活的近距离接触,导致的可能是眼高手低,无法将创作和生活完美结合。掌握了过多的文艺理论知识,框住了创造力和想象力。过于依赖所学知识,以至于写作中卖弄辞藻炫技的文风太足,丧失了创作的自然之美。
“学院气质”
但对于学中文反而不利于写作,更多的人不以为然。就以这次论坛而言,上至耄耋,下至而立,这么多校友以“作家”身份而来,本身就证明了中文系与作家的高关联度。而且,相较起以往总看近现代文学史,如果把视野更开阔一些,这种关联性在当今文坛已更显见:近些年来,出身中文系的作家多了起来,刘震云、陈建功、骆一禾、曹文轩、“新武侠”代表步飞烟,北京大学中文系;张炜,烟台师范专科学校(今鲁东大学)中文系;苏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路遥,延安大学中文系;贾平凹,西北大学中文系;韩少功,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梁晓声,复旦大学中文系;马原,辽宁大学中文系;格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杨争光、周晓枫、路也,山东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校友阎晶明认为,如今在大学里聚集作家,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到上海复旦大学,包括其他很多著名高校,有很多作家在学校里工作,他们有的本来就是在学校读书工作成长起来的,有的是在成名之后又到大学里工作的,也就是说作家和大学其实已经发生了更加密切的关联,中文系成为作家渊薮的趋势也开始明显。
- 大学生|为什么很多企业拒绝招收三本生?并非是学历歧视,背后原因很真实
- 职业年金|职业年金待遇能领完,是真的吗?政策是如何规定的,还有4个细节
- |做个聪明人,懂跳槽智能的“泛音”
- 贞贞|职场小人多,避免遭人暗算,这3种事不能做
- 梁炎东!3部强逻辑悬疑小说,人间修罗案神乎其神,谁能戳破鬼怪谣言?
- 职业教育|这三类工作适合性格内向的人,不用能言善辩,也可以获得稳定收入
- 人际关系|同事关系再好,这3种忙也不能帮,容易吃大亏
- 大学|不推荐“女生报考”4个专业,看似女生人数多,实际就业竞争很大
- 物品@这三种东西不能捡回家,老祖宗的劝告有道理吗?是哪三种东西?
- 东方欲晓@闲来写就青山卖——靠写字能养活自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