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文学&诺奖颁给“冷门”作家,意外吗?( 二 )
正因为很多诺奖得主的写作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与前瞻性,才会让人觉得“冷门”或“不熟悉”,但专业的文学批评家有独特的眼光、出色的判断力,能将代表未来的作家作品选出来。从一百多年的诺奖历史来看,评委基本上不会“看走眼”,甚至一些获奖者成为时代文学思潮的代表人物,他们也因此进入文学史的“万神殿”,成为后世不断研究的经典作家。
【 纯文学&诺奖颁给“冷门”作家,意外吗?】比如,福克纳与马尔克斯在诺奖得主中属于基本没有争议性的,但诺奖绝非他们最高的文学荣誉,即便没有诺奖也无法撼动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其中,福克纳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对文学史的影响基本是宗师级别的,而马尔克斯在魔幻现实主义上的创造性发现,影响力延续至今,学习马尔克斯风格的作家及其作品也容易获得各种文学奖项。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些现代主义文学谱系上的大师级作家,开创了某些流派,影响了文学史的走向,不是他们要被诺奖来认可,而是诺奖要依靠他们获得必要的公信力。
但是,在一种新的文学路径引领潮流之前,它往往显得怪异,甚至令人难以接受。在大众视角来看,这就是所谓的“冷门”了。而畅销书作家之所以很难获得诺奖,不仅是因为其过度的商业性,更在于其缺乏对纯文学的开创性探索,甚至具有先锋气息与实验风格的作品,也比老套的路径更容易获得评委的青睐。因此,诺奖得主看起来“冷门”的背后,正是纯文学的专业性与文学的大众性的区别,而其中的差异也体现为大众舆论与专业视角下文学评价标准的不同。
诺奖的“冷门性”在拓展着文学的边界
虽然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在2016年获得诺奖的时候,很多人惊呼“歌手也能得文学奖”,但实际上,诺奖对文学的定义一直在拓展,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小说、诗歌、戏剧等经典门类。
文章插图
鲍勃·迪伦
这首先就是文体与创作门类的拓展。1915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获得诺奖,他以人物传记写作而著称,有《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等代表作。虽然我们普遍认为是《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长篇巨著让他获得诺奖评委的赏识,但实际上,诺奖更像是“终身创作成就”的认可,作家不太可能仅凭一部作品就被选中。对罗曼·罗兰的认可,实际上也是诺奖对人物传记写作的认可,在此之后,一些专注于非虚构或历史写作的作家,也得到了诺奖或其他重要的国际文学奖项的青睐。
历史写作或者说是纪实类的回忆录创作,也被纳入诺奖的范畴。1953年,曾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获得诺奖,获奖理由是“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的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把诺奖颁给一个政治家,在后世也一直存在争议,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不需要的战争》这类作品对二战史有不同常人的亲历视角,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难得的文本,尤其是在二战刚结束的时代背景下,颁奖给丘吉尔似乎也并非是很奇怪的事。
诺奖虽然主要考虑纯文学层面的因素,但的确也很看重时代背景,像赛珍珠、肖洛霍夫、库切这类作品中时代性较强的作家,也被诺奖看重。不过,文学有时代背景与现实关怀本身就是合理的,只是现实批判的意味不应该凌驾于纯文学层面上的表达,文学的外部因素不能压倒文学本身,这是文学发展基本逻辑,而诺奖在这一点上,态度一直也是明确的。
即便将思考与表达的形式诉诸哲学,也不能让诺奖的理想主义气质被损害,坚守艺术性与人文关怀的底线逻辑,成为诺奖作品的一条“金线”。比如,哲学家柏格森、萨特都曾获得诺奖。从他们的获奖理由来看,相比写作的形式,诺奖评委更看重表达的精神性层面的问题。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打击乐&戏曲、交响乐、打击乐、古琴 中山公园音乐堂10场演出欢度春节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和尚&司马迁记载奇案:和尚巧遇命案无辜被冤,县令发现破绽智破命案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船夫&新科状元乘船回家,船夫随口说出一上联,状元却至死都没对出来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冬奥&青年艺术家走进怀柔山村送春联写福字,冬奥元素融入乡村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