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举|为高甲戏剧种守住一方舞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整场演出 , 群“丑”争艳 。
14日晚 , 高甲戏《范进中举》亮相第17届中国戏剧节 。 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 , 观众领略了闽南戏曲的独特魅力 , 现场掌声不断 。 这部作品被誉为“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典范”——为高甲戏剧种守住一方舞台 。
老题材作新演绎
“如何为剧种守住自己的一方舞台与天地 , 是我们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 ”高甲戏《范进中举》导演、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主任(团长)周杰俊说 , 这部戏在创排过程中 , 尽力挖掘剧种艺术风格 , 努力以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方式重新解读“范进”的形象 。
高甲戏是闽南方言地区最大的戏曲剧种 , 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作为一部喜剧作品 , 高甲戏《范进中举》把戏剧主题转换到“人情世故”上 , 剧中“卖鸡、悼鸡、拜帖”等情节系全新创作 , 充满了“悲喜交集”和“悖反交糅”的人生况味 , 具有超越时代的穿透力 , 从而赋予这个老故事以新意 , 传达了新的主题 , 拓展了新的空间 。
“我们运用夸张、重复、讽刺的手法 , 大胆使用简洁、新颖的生活化语言 , 将人物命运翻天覆地的变化 , 直抒胸臆 。 通过中举前后范进社会地位及众人对其态度的变化 , 深刻揭露趋炎附势、嫌贫爱富乃是范进之流在科举道路上至死不悔的社会根源 。 ”周杰俊说 。
该剧编剧、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助理陈云升说:“创作《范进中举》 , 是对传统经典进行当代解读 。 ”他认为 , 这个故事特殊之处在于发生在一天之内 , 于是选择将原本的故事情节进一步细化、生活化 , 以求在创新中更好地刻画范进的人物形象 。
以往 , 公众和学界多从批判科举的角度看待“范进中举”这个故事 , 但陈云升看到了环境变化对人所造成的影响 , “一个非常鲜活、形象丰满的范进值得深挖” 。
“丑”行当做大文章
与其他戏曲剧种相比 , 高甲戏“丑”的行当设置更为系统规范 , 表现手段也更为丰富多彩 , 因而高甲“丑”名闻天下 , 具有特别鲜明的剧种本体特色 。
在创作中 , 高甲戏《范进中举》致力于对本剧种丑角行当的表演传承和开掘创新 , 是一场群“丑”的集中展示 。 陈云升说 , 这是为剧种、剧团和演员量身创作的剧目 , 也是对经典文学作品改编戏曲剧目创作的一次大胆尝试 。
“我认为 , ‘范进’很适合采用高甲戏的演绎方式 , 角色与演员、主题内容与形式表达之间能够很好地契合在一起 , 从而塑造出绝无仅有的艺术形象 。 ”周杰俊说 , 从另一方面讲 , 高甲戏深厚的丑角表演艺术 , 也犹如凝聚了《儒林外史》这部“讽刺之书”的全部锋芒 , 能将吴敬梓小说中最精彩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
14日晚的演出效果 , 更坚定了他的这一判断 。 观众熟悉的“范进” , 不仅仅可笑、可怜 , 随着剧情的展开 , 也让人觉得可悲、可叹 。 高甲戏的独特审美在舞台上弘扬 , 更加彰显了剧种的艺术魅力 。
向经典作品致敬
业内人士认为 , 《范进中举》还是一个向经典作品学习致敬的范例 。
周杰俊说 , 选择这一耳熟能详的故事作为自己戏曲导演艺术硕士的毕业作品 , 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文学经典 , 又难能可贵地契合高甲戏的剧种特色 。 同时 , 在创排过程中 , 周杰俊也对“传统戏曲如何继承创新”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优质的舞台呈现 , 对当下古典剧种的新剧目创作如何坚守剧种特色、保持传统程式等 , 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意义 。
- 95后|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一言不合就离职?3个95后职场人告诉你真相
- 求职|毕业生面临求职难,两大行业面临招工难,二者为何不愿双向奔赴?
- 大学生|为什么很多企业拒绝招收三本生?并非是学历歧视,背后原因很真实
- 新闻记者#潍坊滨海一中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手写春联送祝福”活动
- 康有为#除了《美的历程》,还有这些李泽厚的经典著作值得一读
- 称呼$“官人”是什么意思, 宋朝女子为什么要称呼丈夫为“官人”?
- 联合国!“体育促进和平” 联合国首次为冬奥会发行邮票
- 故宫|为什么故宫的工作人员每次开门都要喊一声“我进来了”
- 定义|让孝成为时代之光 “孝子日”首次设立,红星美凯龙重新定义新时代的“孝”
- 应届生|年底找工作为何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