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蘧常|为一个人 逛一座城|文史学家王蘧常晚年住在吴兴大楼

王蘧常 , 字瑗仲 , 浙江嘉兴人 , 文史学家、书法家 , 曾任教于交通大学、大夏大学、复旦大学 , 以经学、史学、诸子学、谱传学、文献学著称 , 在书法界以章草而闻名 。 王蘧常的旧居在吴兴路上的吴兴大楼内 。
王蘧常|为一个人 逛一座城|文史学家王蘧常晚年住在吴兴大楼
本文图片

图说:吴兴大楼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金晶 摄
师承国学大师
王蘧常1900年出生于浙江嘉兴的书香世家 , 父亲王甲荣是近代著名诗人 。 王蘧常5岁读《四书》《毛诗》 , 7岁读韩愈、柳宗元文章 , 作诗10余首 , 被誉为“神童” 。 他10岁入学堂 , 白天上学 , 晚上在父亲指导下读《史记菁华录》《纲鉴易知录》等史书 , 对中国历史了然于胸 。 深厚的家学渊源之外 , 王蘧常追随过的每一位老师 , 都是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国学大师 。 他从唐文治学经文 , 从梁启超治文史 , 从沈增植和康有为学书法 , 为他的博通奠定了底色 。
在王蘧常的求学经历中 , 不得不提无锡国专 。 无锡国专由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唐文治于1920年创办 , 在传统文化式微的当时 , 这所学校坚持以传统文化为教学研究对象 , 成为20世纪教育史上特别的存在 。 无锡国专第一届招生仅24人 , 却有1500多人报考 , 王蘧常从中脱颖而出 , 成为唐文治的学生 。 自此 , 从学生、留校任教 , 再到无锡国专的教务长 , 他不仅是唐文治最得意的弟子 , 更作为他教育事业的接班人 , 在长达60多年的教育人生里 , 为中国传统学术的传承鞠躬尽瘁 。 值得一提的是 , 王蘧常也是复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的学科奠基人 。
王蘧常的章草在近代书坛享有极高声誉 , 著名书法家谢稚柳曾评价他的书法“是章草 , 非章草 , 实乃蘧草 , 千年以来一人而已” 。 王蘧常一直保留着传统文人的习惯 , 无论写文章、书信 , 还是记日记 , 全都用毛笔 , 并以文言书写 , 这在他那一代文人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
践行传统文化
吴兴路246弄1-4号是四栋高层建筑 , 大楼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 人们通常称这里为吴兴大楼 。 王蘧常旧居在吴兴大楼的3号楼 , 他是晚年搬入这栋大楼的 , 和他一起搬入吴兴大楼的有左翼电影、戏剧的领导人之一于伶、著名作家师陀、文学翻译家孙大雨、物理学家谢希德、青铜器专家马承源、著名学者王元化等 。
王蘧常原来的家不宽敞 , 办公、写字、给研究生上课都在他的卧室里进行 , 那些大幅的对联都是在吃饭用的八仙桌上写的 。 搬入吴兴大楼后 , 他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 当时 , 王蘧常已过耄耋之年 , 但仍读书不倦 。 若晚上睡不安稳 , 便从脑子里搜罗些文章来背 , 不拘经史子集 。 如果背得顺畅 , 便一觉睡到天亮 。 据说有一次背诵欧阳修的文章 , 忘了一句 , 结果王蘧常硬是半夜起来 , 从床底寻出《欧阳文忠公集》 , 找到那一句 , 方才安心睡下 。
有人这样评价王蘧常:二十世纪的文化史是一段新旧文化不断角力的历史 , 王蘧常先生坚守了一条似乎与他所处的时代潮流“格格不入”的道路 , 他将国学作为一种活的文化继承下来 , 成为这种“活文化”的创造者和践行者 。 王蘧常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日前公布的首批“上海社科大师” 。
【王蘧常|为一个人 逛一座城|文史学家王蘧常晚年住在吴兴大楼】新民晚报采访人员 沈琦华